256 云小子,你还让不让人活
�丝毫不给自己面子,苏光祥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经把马玉拉入了黑名单。要是再抓到马玉的把柄,可就不是把他的分厂厂长给撸下去那么简单了。

  “小孙,你给各个部门的头儿以及下面各个生产分厂的厂长都通知一番,咱们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开个会。九一重工这家刚刚成立的小厂居然向我们挑衅,咱们要是不应战,人家还以为我们怕了他们!”在办公室里面一直思考到快要中午下班的时候,苏光祥才对着自己的秘书吩咐通知开会。

  仔细想一下,单单给那些闹事的工人加工资,不过是权宜之计。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让其他工人知道了,会闹更大的事情。工厂改革迫在眉睫,如果在这个时候闹出了大风波起来,他苏光祥可就交代不了了。那样,他就不要只能能够进入到国资委或者发改委去了。

  东北一机发生的事情,云非并不知道。在这个没有度娘的时代,消息的传播,虽然有时候很快,但是大多数的时间却很慢。尤其是国家不愿意让民众知道的一些事情,除了经历过事情的人口口相传,很难传播出来。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从报纸上面,很难看到报道工人罢工,闹事的新闻。国内的媒体都是一个调调,就如同新闻联播那样,前面都说某某领导到哪里视察工作了,哪里哪里在国家政策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多大的成就,然后就说国外的人民过的多么悲惨,再最后告诉大家,国内的人民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云非现在头痛了。

  以前,一直为缺少技术工人的他有一天会因为前来应聘的技术工人太多而头痛。最开始,他并没有给那些四处勾引人的销售人员以及人事部一个明确的数字,说这次招收多少人。虽然知道自己公司里面开出的工资足够高,福利绝对好,他也没有多少信心能够招到足够的人手。

  九一重工马力全开,一个月连普通车床加上数控车床,也不会超过两百五十台,要是在生产数控铣床以及普通铣床,那数量就会降得更多。

  这个年代,很多人把铁饭碗看得无比重要,云非不认为自己能够招到多少人。只要是明白人,在见到自己厂跑到他们厂去挖人,就会用加工资,分房子这样的条件把人给留住,否则,在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数控机床市场上面,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

  同样的技术条件下,谁有更多经验丰富的高级熟练工人,谁就能够比别人生产的机床精度更高。干机床的,都明白这个道理。

  制定出分房子这样政策的云非低估了房子对于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吸引力。中国人,从城市逐渐开始发展的时候,就为了房子在疯狂着。

  这个年代,除了那些管理层,普通的工薪阶层,在城市里面的居住状态并不理想,很多人都是好几代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平房里面。在国外已经消失了的筒子楼,还在中国大量存在着,因为这样的楼,才能装下更多的人。

  九一重工招聘的,条件最低就在七级水平以上,这些人,最年轻的都超过了四十岁,平均年龄大概在四十四岁,二十年前,还没有还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正是他们的生育高峰期,在加上城市没有夜生活,下班回家吃饭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就搂着老婆在家里面滚床单来打发寂寞空虚。

  每家,不管带把的,不带把的,都憋足了力气可劲儿地生。

  孩子小的时候,一张床就能够睡好几个,所以也不觉得拥挤,这不,孩子大了,才发现,原本他们觉得很大很大的家,足足十多二十个平米的房子里面,被数张窄的仅仅能够躺下一个人的单人床铺的连脚都没有办法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