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20
��子。”小宝倒是还挺有架势的,姿势礼仪都没有错误,估计家里的人没少教。

  钟亦文听到小宝说到他的名字,就隐隐的感觉有点内伤。他要不要给讲讲红楼的故事,让大家也来熟悉一下那一位公子呢。

  后面送过来的孩子都是比较大一些的。毕竟,当初何江海就通知,他只六到十岁的小子,小哥儿暂时不。另外超过十岁的孩子,如果没有科考的准备的话,他也不会再教。当然要是准备科考,那束脩就不会是这个数目。万一人家一学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怎么办,这也是为了不浪钟亦文的钱财。

  这一回入学的总共有是十一个小子,加上小生和小辰两个不算在名额内的,加起来就是十三个学子。学堂内总共放了二十张桌凳,小子们坐进去之后,后面还空了好几个位置。

  何江海等所有人都做好之后,就开始授课,这个时代启蒙教学最初教的也是基本的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倒是没有百家姓。何江海也不例外,先教起了三字经,他读一句,下面的小子们跟着念一句,同时外面看热闹的人也是一样同小子们一起念一句。这倒变得和集体大教学差不多了。

  何江海倒是没赶人,也没有生气,只当外面的人不存在,只顾教学堂里的小子们。这倒让外面的人群学习的兴致越来越高,站在那里都不嫌累的,也不肯走。

  钟亦文看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致,他已经和何江海说好,让他放学的时候直接将两个小子一起带回来,所以,干脆先离了那里,让其他人去看吧。

  钟亦文不知道的是,他刚走一会儿,那边就有人求到了里正那里,打起了后面几张空着的桌凳的主意。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家中有小子,但是已经超过了十岁的,只恨自家小子早生了几年,没能遇上这样的好机会。现在看到有位置有空,就想帮家里的小子争一回。也有一两个是家中小子不满六岁的,看到小生和小辰居然在里面,就想走走后门将自家的小子也送进去。

  里正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立刻拒绝,倒是跑到钟家来询问钟亦文的意见。

  钟亦文今早看到学堂内没坐满,外面的人又学得津津有味,就已经猜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他毕竟不是何江海,不能帮何江海直接做决定,毕竟规定在那里。

  “里正大伯,这事你应该直接去问何先生才是。他才是学堂内的夫子?”钟亦文直接推得一干二净。

  里正有点讪讪的:“这不是,我们都感觉何先生不太好说话的样子,村子里的人脸皮薄,怕被何先生拒绝。这些小子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是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得,肯定会更加努力不是。说起来,也是我们这些长辈没本事没能力,否则怎么会让村子里的小子们没书读。这次要不是由你出钱出力,我们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一个读书人?”

  钟亦文也知道,里正大伯说的是实话,农家子能够有读书的机会实在是不易。

  钟亦文已经有点被说动,但还是没直接应下来,而是提议:“里正大伯,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是这事我是真的没办法直接做主。这样,等何先生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先问一下他的意见,下午我再告诉你结果,怎么样?”

  “好,好。秀才公,你肯帮忙就行。”里正也知道他们的要求有点强人所难。夫子也有夫子的脾气,听说有的地方的夫子,严厉又古板,说一不二,这个何先生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脾气。

  钟亦文送走了夫子,回自己的。最近有了何江海的帮忙,钟亦文的算学是慢慢的入了门后突飞猛进。现在即使没有何江海在,钟亦文也能自学个七七八八。有疑问的就先留下,等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