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名“嘴”邓哲
��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这位道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如此,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

  玄静子张了张嘴,正要继续解释,可邓哲根本不给他机会:“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经验造成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

  总体来说,两人的回答都还算中规中矩,不知道邓哲是怎么想的,并没用上名家的诡辩技巧,而是就这样平淡的与玄静子展开对话。

  或许是道家真的不太擅长辩论,又或许是邓哲的实力真的太强了。

  面对邓哲简单却又犀利的言辞,玄静子根本就抵挡不住,半个小时不到,玄静子就向邓哲认输了。

  轻易地解决第一个对手后,邓哲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又看向了剩下的十个人,“下一个,谁来?”

  其他八人则是看向了处于众人中间的一个和尚,佛家是三大家之一,又善于言谈,道家败了自然应该由他们先来。

  至于儒家的代表林虎,则是被他们选择性的无视了,如果来的是那种头发花白,一看就很有学问的老头子,那自然是另当别论,可林虎一看就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子,怎么又会得到重视。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大和尚也不含糊,上前一步道:“阿弥陀佛,贫僧不当,就让贫僧来领教施主的高招吧。”

  “好!”

  白色的地面一阵变幻,题目很快就出现了,邓哲脚下出现的是“龟长于蛇”,不当脚下出现的则是“蛇长于龟”。

  “阿弥陀佛,既然施主是擂主,就让施主先来吧。”

  这大和尚也是精明的,有了玄静子的前车之鉴,他怎么敢让自己先来,让对方来挑毛病?

  “行!”邓哲爽快地道。

  “龟有大小,蛇有长短,大龟可以长过短蛇,故云龟长于蛇也。”

  “这……”不当正想反驳,可邓哲这时却闭上了眼。

  “施主?”大和尚试探性的说道。

  忽然,邓哲又睁开了双眼,在他睁开双眼的瞬间,眼中闪过了一道慑人的精芒。

  不当一骇,暗道不好,可邓哲更本看都没看不当,自顾自地说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渊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连环可解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不当:……

  不得不说,佛家在忽悠,呃,是辩论一道上真有些本事,哪怕邓哲陷入了一种类似于顿悟的状态,仍旧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对方搞定。

  不当服输后,接下来众人跳过林虎,由兵家的那个长髯中年人上场。

  可惜,庄语院兵家继承的并不是讲究战略的兵权谋一脉,而是讲究阵势杀伐的兵形势一脉,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位兵家的只支撑了十分钟不到,便以失败而告终。

  接下来是墨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

  这些人里面,支撑最久的不过是纵横家的那位,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如今,只剩下了林虎一人。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