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各种心思
�的不解,朱由检继续解释道:“长平虽然小,但是民间十一岁成婚者,也不是没有。朕以为,只要大臣们不反对,这事情就能促成。朕安心了,陈思华也能安心为国处理,为朕办事。再者,此事也不急一事嘛,等陈思华回来了,事情定下来,明年办也可以。”</p>

  总而言之,朱由检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陈燮这个人,只要他愿意娶公主,一切都不是问题了。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周皇后岂有不明白的意思。</p>

  “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决心,臣妾也没意见。只是,陈思华那里,会不会有问题?是不是派个人去问一问他的意思?免得到时候他拒绝了,皇家的颜面须不好看。”</p>

  “嗯,是这个道理,朕这就派人去问一问。”朱由检连连点头,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派谁去好,还是周皇后道:“杨伯祥与陈思华交好,可派他去辽东劳军,顺便提一句。”</p>

  朱由检一听这话,觉得是个好主意,让人给杨廷麟招来,夫妻俩个他行个礼,搞的杨廷麟不知所措的要跪下道:“陛下、娘娘。这是要折煞臣么?”</p>

  朱由检笑而不语,还是周皇后道:“杨卿家,皇上和本宫,有事情托给你办,故有此一礼。”接着周皇后把事情这么一说,杨廷麟第一感觉得很荒唐,哪有十一岁的公主要说亲的。仔细一想,站在文臣的立场上,他明白了。这事情,对陈燮来说,没什么坏处。甚至是好事,因为陈燮现在,已经到了人臣能立的功劳的巅峰了。</p>

  “如此,臣应下了,明日便往辽东去。”杨廷麟答应了,这事情确实有助于大明社稷的稳定,没有拒绝的道理。皇帝夫妻俩再行了一个谢礼,杨廷麟侧人受了半礼。</p>

  皇帝和大臣们在惦记陈燮的时候,有人也在惦记陈燮。</p>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月如白玉洒在林荫之间的光淡淡的,披着招牌红色披风的红娘子,独自一人在院子里吹着寒风。山寨还是那个山寨,就是变得残破了一些。当初那些人,散去之后,陆陆续续的又回来了一些。后来又有新加入的人,山寨的规模反而比以前大了。</p>

  回到山寨的红娘子,很快又成为了这些人的头领,本来就是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凑在一起求生存的机会。蛇无头不行,所以大家一看红娘子又回来了,因为过去的事情,都很信服她,于是再次推她为首领。</p>

  山寨不大,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是一千多,红娘子这两年的积蓄,都买了粮食救济,但也仅仅是杯水车薪。春节之后,河南再次面临残酷的旱情,山里开荒种的庄稼,基本上没啥收成了。老天爷再不下雨,可以预见今年的河南又是一个赤地千里的灾年。</p>

  红娘子觉得自己无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度过灾荒。城市里的老爷们,根本就不管百姓的死活。粮食的价格一再高涨,她那点积蓄早就见了底。难道还要重操旧业去打家劫舍?还是举着大旗去造反,谋一个吃饭活命的机会?</p>

  犹豫再三,红娘子没有主意。回到四面漏风的屋子里,翻出一封信来。这是她刚回来的时候,写信给陈燮汇报自己的事情,然后的陈燮还真的回了一封信。信里的陈燮说的很清楚,大明未来几年,连续的干旱可以预见。这不是什么很难预见的事情,历史上的汉朝,景帝和武帝年间,就出现过连续多年越来越冷,天灾接二连三的时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跟老天爷无关。河南的问题会很严重,不要指望自己能解决这么多人吃饭的问题,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国家来出面,地方官员还得勤勉任事才能妥善解决的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