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想那么多干啥?(补1)
��底改变大明的时候。很简单,朱由检对文臣的信心还没有死绝,或者说朱由检还没有看清楚,大明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p>

  武力征服大明,然后弄个皇帝来当当,这种事情陈燮真的没去想过。当皇帝太累了,看看朱由检就知道了,这么辛苦的事情,真是吃力不讨好。大明就维持现状好了,打通了运河,收拾了山东,战略上就得转移南下了。大明,只要不是大清和大顺在统治,在蝴蝶翅膀的影响下,必然会朝着陈燮希望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寄望于去教育大明怎么做,还不如让他们看到了利益,主动去学着做。</p>

  利益,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力量!</p>

  “王家祯上奏,能力有限,请抚河南一省。”应娘的汇报提到了王家祯这个逗比,这家伙绝对是言论上的伟人,行动上的侏儒。张献忠能冲进湖广,在湖广、河南、南直隶三省交界的区域肆意流窜,王家祯功不可没。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登州营打怕了,现在的张献忠,死活不过庐州一线。王启年坐镇庐州,江浦又有两个甲字营和战船看着,张献忠也没打过长江的念头了。打下安庆之后,掉头就往大别山区里走,奔着山区一代的几个城市去了。</p>

  张国维倒是想调动王启年,可惜怕得罪陈燮,连着给陈燮写信,可惜陈燮不在,信白写了。崇祯十年的春夏交接期间,大明再次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多地出现严重的旱情。河南、南北直隶,甚至山东多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p>

  现在是四月中,正是青苗生长的时候,山东多地出现旱情,陈燮不在期间,以莫泰为首的幕僚团队,主要精力放在了抗旱之上,军事上还在有条不紊的练兵。三万新兵已经在济南城外的新兵营里完成了新兵训练,从各部队抽调士官和老兵,出任指挥官和士官,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演练,就可以出去试试水了。(未完待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