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说服教育
�满了道路。</p>

  韩山念完之后,哼了一声不屑的走了。坐在李倧边上的陈燮,叹息一声道:“本来是一桩好事,怎么会搞成这样?大明不稀罕贵国的土地,也不稀罕贵国的产出。但是后金不一样了,草原上穷的就剩下牲口,他们来了可不会带着礼物。走的时候,能带走的都带走。要不是贵国无法抵抗建奴,我才不会冒着被大臣用弹劾奏章活埋的危险走这么一趟。”</p>

  李倧的三观有混乱了,看看满满的礼物,再想想建奴的凶残。好像上国的陈大人的很有道理啊。之前那些大臣叫嚣,“朝鲜再,也是一个国家,堂堂首都岂容他人染指?”这一类的话,现在觉得有刺耳。你不让人家来,别人就不来了么?上一次来的是阿敏,这一次来的是陈燮。区别的是一个是带着刀子来抢劫,一个是带着礼物来拜访。至于大炮轰成么这么羞耻的事情,李倧自动过滤掉了。</p>

  筵席之后,陈老爷谢绝了李倧请他去后宫做客的“好意”,在王宫里喝酒没事,但是要进人家的后宫,那就有不清楚了。为了今后巨大的利益,眼前这诱惑就算了。朝鲜这个国家,绝对不是陈老爷嘴上的没什么东西能看上眼。好东西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陈燮需要大量的木材造船,自己砍怎么比的上朝鲜人来砍效率高?又比如野山参,这玩意不疗效如何,现代社会价钱不低啊。朝鲜还有铜矿金矿银矿,这些都是陈燮需要的东西。</p>

  当然,用暴利手段抢劫是很下乘的手法,这也是陈燮为何到了平壤也不抢劫的理由。通过银圆这个媒介,让朝鲜人民自觉自愿的把好东西交出来,才是真正高明的手段。(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