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银圆开路
见识能高到哪里去?钱牧斋不肯投水殉国,她不是也跟着一直活下来了么?</p>
后人受《桃花扇》一剧影响巨大,反倒忽视了历史本身。如同知道《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仔细读《南明史》,不难现,“正义人氏”没几个坚持节操的。反倒是奸佞马士英,坚持了一个传统文人的底限和节操。可笑的是,东林文人,一边承认马士英死明为国史,一边又编撰野史诽谤诬陷之有投降之污点。</p>
扯的有点远了,总而言之,一个小姑娘,自小长在烟花地,骗她不要太容易。</p>
接下来几日,陈燮每日早出晚归,大把使银圆,南京官场上下都拜了一遍。陈燮这个财神爷的名声算是坐实了,陈财神爷包占秦淮河上的带刺玫瑰郑妥娘的风流故事,也都传遍了南京。甚至连柳如是都被牵扯进来,一些酸溜溜的文人,不免猜测脑补,陈某人一枪挑翻两朵金花的段子。</p>
南京官场不比北京,都是一些政治上失意,被打来养老的。所谓南京六部里,充斥着一些官场破落户。陈燮的名声素来不错,指望他财的人大把,有银圆开路,自然好评如潮。</p>
隔了一段时间,南京城里的事情传到了北京,陈总兵不务正业,跑南京去打着“坐监”的旗号去包养名妓的事情都传到崇祯跟前了。结果朱由检同志不过是微微一笑道:“好货好色,性也!”陈燮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崇祯还真不放心了。天性多疑的崇祯,现在对陈燮的忠诚有信心,自然没把这点事情当一回事。一手捞银子,一手抱美人,上了战场敢玩命,这不是武将的典范么?更不要说,陈燮还是御赐的监生,风流快活才是正常现象。</p>
一眨眼陈燮在南京呆了半个月,主要结交目标都是官场,士林没什么接触。</p>
半个月的时间,隔壁的大宅子,该打通的打通,需要加盖的加盖,找来干活的人数先后来到,开始有专人短期培训,一个报社该有的硬件基本都出来了。软件方面就惨了,专业的版面设计人员就不要想了,陈燮仿造y日报那种比较古老的版面画个草图,准备一层不变的先用个五十年。</p>
郑妥娘自然是闭门谢客,跟在陈燮这个只知道皮毛的家伙身边学习。什么叫头条,什么叫报眼,什么叫版面等等。要命的是,陈燮弄了草图才想起来,明朝尼玛是竖着写字的,阅读也是从右往左边来。只好重新修改,反正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刊号,明朝这也是新鲜事物,随便他折腾装内行,也没人能揭穿他外行的本质。</p>
总而言之,陈燮这半个月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沉醉于温柔乡不能自拔。白天要去败家,搞好官场关系,晚上回来还得准备办报纸。这个东西只有他知道是个大概啥样子,具体的操作流程,还得一步一步的去制定和完善。陈燮做事情的风格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情,先理顺程序,然后制定一个流程出来,今后照着做就是了。</p>
因为忙,陈燮也没多少时间跟郑妥娘温柔缠绵,这女子也是个喜欢做事的,跟着一直很认真的学习,投入的热情比陈燮多高。办报纸多好玩啊,比每天迎来送去的有意思多了。想到今后自己的文字,能印出来给整个南京城的人看,心头的热情怎么都淡不下去。</p>
还有个柳如是,最近也是跟屁虫似得。白天跟郑妥娘腻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晚上跟着陈燮,看他忙这忙那,给打个下手什么。如果不是因为遭遇陈燮,这会她应该在松江府了。</p>
陈燮买的宅子里,又是一个深夜,烛光前的陈燮总算是丢下了手里的碳素笔,揉着手腕道:“差不多就�
后人受《桃花扇》一剧影响巨大,反倒忽视了历史本身。如同知道《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仔细读《南明史》,不难现,“正义人氏”没几个坚持节操的。反倒是奸佞马士英,坚持了一个传统文人的底限和节操。可笑的是,东林文人,一边承认马士英死明为国史,一边又编撰野史诽谤诬陷之有投降之污点。</p>
扯的有点远了,总而言之,一个小姑娘,自小长在烟花地,骗她不要太容易。</p>
接下来几日,陈燮每日早出晚归,大把使银圆,南京官场上下都拜了一遍。陈燮这个财神爷的名声算是坐实了,陈财神爷包占秦淮河上的带刺玫瑰郑妥娘的风流故事,也都传遍了南京。甚至连柳如是都被牵扯进来,一些酸溜溜的文人,不免猜测脑补,陈某人一枪挑翻两朵金花的段子。</p>
南京官场不比北京,都是一些政治上失意,被打来养老的。所谓南京六部里,充斥着一些官场破落户。陈燮的名声素来不错,指望他财的人大把,有银圆开路,自然好评如潮。</p>
隔了一段时间,南京城里的事情传到了北京,陈总兵不务正业,跑南京去打着“坐监”的旗号去包养名妓的事情都传到崇祯跟前了。结果朱由检同志不过是微微一笑道:“好货好色,性也!”陈燮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崇祯还真不放心了。天性多疑的崇祯,现在对陈燮的忠诚有信心,自然没把这点事情当一回事。一手捞银子,一手抱美人,上了战场敢玩命,这不是武将的典范么?更不要说,陈燮还是御赐的监生,风流快活才是正常现象。</p>
一眨眼陈燮在南京呆了半个月,主要结交目标都是官场,士林没什么接触。</p>
半个月的时间,隔壁的大宅子,该打通的打通,需要加盖的加盖,找来干活的人数先后来到,开始有专人短期培训,一个报社该有的硬件基本都出来了。软件方面就惨了,专业的版面设计人员就不要想了,陈燮仿造y日报那种比较古老的版面画个草图,准备一层不变的先用个五十年。</p>
郑妥娘自然是闭门谢客,跟在陈燮这个只知道皮毛的家伙身边学习。什么叫头条,什么叫报眼,什么叫版面等等。要命的是,陈燮弄了草图才想起来,明朝尼玛是竖着写字的,阅读也是从右往左边来。只好重新修改,反正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刊号,明朝这也是新鲜事物,随便他折腾装内行,也没人能揭穿他外行的本质。</p>
总而言之,陈燮这半个月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沉醉于温柔乡不能自拔。白天要去败家,搞好官场关系,晚上回来还得准备办报纸。这个东西只有他知道是个大概啥样子,具体的操作流程,还得一步一步的去制定和完善。陈燮做事情的风格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情,先理顺程序,然后制定一个流程出来,今后照着做就是了。</p>
因为忙,陈燮也没多少时间跟郑妥娘温柔缠绵,这女子也是个喜欢做事的,跟着一直很认真的学习,投入的热情比陈燮多高。办报纸多好玩啊,比每天迎来送去的有意思多了。想到今后自己的文字,能印出来给整个南京城的人看,心头的热情怎么都淡不下去。</p>
还有个柳如是,最近也是跟屁虫似得。白天跟郑妥娘腻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晚上跟着陈燮,看他忙这忙那,给打个下手什么。如果不是因为遭遇陈燮,这会她应该在松江府了。</p>
陈燮买的宅子里,又是一个深夜,烛光前的陈燮总算是丢下了手里的碳素笔,揉着手腕道:“差不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