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部分
��知事在箭上,又不得不发,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退无可退,这几年当中,有些人埋头研究闯关之事,竟是足不出户,有些人更是嚷着要为死在寒冰d里的亲人朋友抱仇,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上华山挑衅,弄得师兄弟两人是心力交悴,常常会为一点事情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同时江湖上几大帮派知道这件事情,口中满口任意道德,说那师兄弟两人害人不浅,那传说中的绝世典籍更是祸根,于是连和起来,去向那师兄弟讨要典籍,说要将之毁掉,免得武林人士再为它而枉送性命。”

  众人细细计算,这件事情距今起码有一百三十几年,当时江湖上到底是哪几大帮派,如今已不知晓,但见今日之事,跟蓬莱,丐帮,华山,少林四派有关,当然这四派当年也在其中。

  白云苍“哼”了一声,接着道:“他们嘴上虽是这么说,可心里怎么想,恐怕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还不是想将那高人的绝世典籍据为己有,当时华山上只有那师兄弟两人,他们虽未得师父真传,但已学之十之六七,江湖上能与之相抗的人,却也是屈指可数,这个时候,道家的变通革新的思想有了用武之地,为道的师弟想到一点,一个人就算本事再大,也不能跟整个武林为敌,唯一的办法就是创立一个门派,让这个门派来独领群雄,才能免除过多的杀戳。”

  众人无不点头,心道:“这不愧为一个权宜之计。”白云苍道:“为道者心想,既然他身在华山之上,这个门派就叫做华山派,当时华山被称作西岳,因此有人称之为西岳华山派,广收天下门徒。顿时江湖大动,人人心想:‘华山派的武功天下独有,连少林丐帮都为之垂涎,更有不少人为了这一点而丢掉了性命,既然这个时候能光明正大的到华山派学习武功,众人又何乐而不为。’于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华山门庭若市,人数发展到一千人之众,这是不可小看的,这一千人之中,多数都是成名的武林前辈,华山派也一夜之间,亟身为江湖正派之首,几乎要与少林争雄。

  “从一开始,那个为道者要创立华山派,为儒者便不同意,当时师父有规矩传下来十条,要按着这十个条件去收徒弟,所以他一生中也只收过两个徒弟,而那个为道者为了一时存亡,几乎来者不拒,甚至是江洋大盗,他也收之门墙,于是师兄弟两人为此又再争吵。为儒者觉得师弟是为了贪图名利,他懒得理会,就想离开华山派,可又心想,师父的百年积业,怎么能让师弟胡乱摆弄,于是留了下来,想用自己所学的儒术,感化师弟。可他不知道,师弟已被道家思想所蛊,哪里听得进纸上谈兵的儒术,再加上他身为华山派掌门,地位浮云直上,正值得意之时,又怎肯听所谓师兄的摆布。华山派势力壮大,武林人士畏之如虎,所以来寒冰d胡闹的人也少了,华山更是难得清静。

  “那师兄见到这里,心中想着:‘莫非师弟所做的真的没错,而我却错了?’一时间想不明白,那个师弟这个时候开始搬出师父的十个条件,让徒弟们遵守,若谁做不到,就除之门墙,有些人不守规矩,自然被赶出了华山,有些人却与华山有了感情,不想就此离开,所以强自克制住自己要遵守,华山门风也渐渐清静起来。”讲这里,口气也变得平和了些。

  众人想着,那个师弟所做的并无过错,难道那个师兄看不过去,就为这一点,而和师弟反目成仇,这乞不是太过小器。可有的人也想,除此之外,一定还有其他事情发生,只待白云苍讲个清楚。

  白云苍似乎在回忆一件事情,愣了一会儿,又道:“记得爹说过,那是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他正对着夜空发呆之时,忽然华山上人头窜动,火光朝天,叫嚷之声不绝于耳,隐隐听到有人叫着:‘有人擅闯华山寒冰d,盗走了武功秘笈。’为儒者一听,心中好奇:‘到底谁有如此能耐?’于是匆匆起床,赶向屋外,只见三五成群的人拿着火把,四处找寻着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