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人或为鱼鳖(六)-希望
>   院中心明伦堂西厢的偏厅中,山长张安博和六名讲郎起一只蜡烛,聚在一起说笑、谈论今天借粮事宜。

  山长张安博笑着道“有了粮食,院的局势就安稳了。真没想到贾环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决心。他不提前知会我,大概是担心我阻止他吧?但老夫又岂是食古不化之人!”

  范文正公有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闻道院六七百人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活活的饿死。要谋一条出路。他赞同以强硬的手段向潭柘寺借粮。当然,他不赞同杀人。人死则无,粮借有还。

  叶讲郎温和的笑一笑,道“不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潭柘寺的智尘老和未必肯松口。那老和滑溜的很。当然,等此次水灾之后,还得好好感谢潭柘寺的大师们。”

  又道“可惜我那瓶上好的鹅红大半给喂了狗。”

  众讲郎都是莞尔一笑。

  有人抚掌道“你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免得那畜生入了酒肉和的口。”讲郎们心中对潭柘寺一开始不肯借粮还是有怨气的。

  明明有储备粮食,为何不肯周济一二?非得贾环带着人逼上门,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才肯拿出粮食。闻道院难道还不起两三百银子的粮食钱?

  今天全程跟着士子上山目睹全部经过的骆讲郎疲倦的靠在椅子上,撵着短须笑。心里的感受是畅快、爽、值得。

  其实,今天情况的凶险远超在座诸位的想象。幸好,贾环成功了!否则,流血将不可避免。届时,对错将无从判定。只关乎生存二字。

  现在嘛,自然是他们闻道院占着道理两家有旧,你潭柘寺有余粮,为何不肯借出?而且院是先礼后兵。山长手先至借粮不成,第二天才“大军压境”。

  明伦堂的大厅中,灯火通明。潮湿的雨水似乎被隔绝在外。

  留守负责的罗向阳举起手中的土碗,笑道“诸位,为贾院首贺!”他们这里吃饭比较晚,已经快亥时末。

  众人纷纷举起粥碗,意兴飞扬,“为贾院首贺!”

  院终于度过难关!

  众人兴致高涨的议论今天的“借粮”。最精彩的当然是以不足五百人,闹出了五百多人的声势。公孙师兄他们谋划、运作的好。

  此时,公孙亮等人劳累了一天,早早的吃过饭,洗了澡,寝舍里休息。明伦堂这边值守的是罗向阳、乔如松等人。

  乔如松坐在桌后,宽厚的笑着道“罗君子,院这边稳下来,你也可以抽出时间关注你家里的情况。”

  贾环对罗君子的信任要超过他。所以,留守的负责人指定是罗君子。但他并没有怨气。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是当务之急。

  罗向阳本来微微有些小胖,贾环有时会戏称他是小胖兄,但此时他的肚腩已经完全的瘦下去。喝着粥,笑呵呵的道“

  乔兄有所不知。京城西郊这里,永定河曲曲折折。但要说能河水将整个西郊都淹没绝非可能。我家乡那里早就因连日大雨被淹,家人早已经转移到远离河边的村落。日子过的苦些,但不像我们院这里与城镇隔绝。没有粮食。”

  乔如松笑了笑,微微有些振奋的道“如此说来,只要我们能将消息送出去,就有希望获得官府的救援啊。现在我们拥有足够的粮食。应当派遣人员向四周探路。不一定要抵达京城,能到一个村落、城镇也行。”

  罗向阳一想,兴奋的道“这是个可行的办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