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二太太就跟着丝红到菊花坞来。
进了堂屋,大老爷正在红木椅子上坐着,大太太也在,旁边站着一个破衣烂衫的孩子,看上去有十来岁,脑后梳了一条小辫,一对鬼头蛤蟆眼滴溜溜乱转。二太太觉得这孩子不讨人喜欢,不知道是不是蒋家的远房亲戚,在保和堂大院,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经常来,一来就是七八个,有的甚至拖儿带女,一住十天半月,临走时都要带上几升粮食,保和堂这种开支很大。
二太太挨着大太太坐下,大老爷才说,这孩子的爹妈昨天夜里被洪水卷走了,就剩下了他一个,却也是可怜,又无兄长叔伯亲戚依靠,有个邻居就把他送到咱们保和堂来,想让咱们收留这孩子,不至于饿死,明年这场饥荒是铁定了!说到这里大老爷停顿了一下,这才问二太太,弟妹觉得这孩子是否留下,你打个主意。
二太太又看了看这孩子,身子瘦骨伶仃,一双眼睛有些绝望地盯着她。二太太有些不忍,就说,如果大老爷同意留就留下了,这也是件积德的事。
大老爷很高兴,对这孩子说,那就留下吧,先给保和堂放牲口,管吃穿,等你过了十五岁再给你开工钱,你看行吗?
这孩子说,行。既不显得高兴,也无感激之情。
大太太说,你这孩子,大老爷和二太太答应留你了,也不磕头谢过,以后在保和堂要懂得些规矩才行。
那孩子就给大老爷下跪磕头,又给大太太二太太磕头。
二太太说,你还没有告诉我姓名呢。
那孩子说,我姓官,我爹叫我老官,其实我叫官杆儿。
二太太和大太太都被这个名字逗笑了,说这名字古怪,要是不细听,还以为是光杆儿呢。
大老爷也笑,但很有分寸,对官杆儿说,你去吧,先去长工房,回头我让人给你送一床被子去,以后就吃住在长工房了,有事就找我,找二太太也行。
官杆儿不说话,转身就拖拖沓沓地走了。大老爷永远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官杆儿在后来的日子里给他出了一个旷古未有的难题,大老爷因此输得名声狼藉,并为此染病离世,这是二十年以后的事。
大老爷等官杆儿走了以后,才对大太太和二太太说,你们可能都不明白我收留这些孤儿和穷亲戚的用意,行善积德固然是一个方面,再有就是我们保和堂人气不旺,这样冲冲,显得火爆,其实有一些人跟我们蒋家没半点亲缘,但我还是以亲戚之情收留了,你们不要怪我才好,以后弟妹执掌保和堂家务,这方面的事由你多做些主,我也轻闲些。
二太太很感激大老爷如此信任,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得些大道理,以后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大老爷大太太要多指拨我才好。
大太太说,我的妹子,你这么说可就外道了,一家子人不说这种话,什么大老爷大太太的,没有外人的时候,就该叫大哥大嫂才是。
二太太就笑了,说,这么喊习惯了,不好改口。二太太不知道要是管大老爷叫大哥会不会两个人都觉得不自在?在这之前她是从来没有这样喊过的,倒是偶尔管大太太喊过嫂子的。大太太是个很随意的人。
接下来又说了一些保和堂的其他事,比如北京天津保定的买卖什么的,其实这些每年三十这天,大老爷二老爷大太太二太太都要聚在老太爷屋里,由账房先生许老爷子一笔笔公布清楚的,收成好的时候,蒋家就拿出一些来给各个部门的师傅伙计发个赏钱。大老爷又给二太太提这些事是因为二太太掌管家务了,常提醒她有好处。
二�
进了堂屋,大老爷正在红木椅子上坐着,大太太也在,旁边站着一个破衣烂衫的孩子,看上去有十来岁,脑后梳了一条小辫,一对鬼头蛤蟆眼滴溜溜乱转。二太太觉得这孩子不讨人喜欢,不知道是不是蒋家的远房亲戚,在保和堂大院,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经常来,一来就是七八个,有的甚至拖儿带女,一住十天半月,临走时都要带上几升粮食,保和堂这种开支很大。
二太太挨着大太太坐下,大老爷才说,这孩子的爹妈昨天夜里被洪水卷走了,就剩下了他一个,却也是可怜,又无兄长叔伯亲戚依靠,有个邻居就把他送到咱们保和堂来,想让咱们收留这孩子,不至于饿死,明年这场饥荒是铁定了!说到这里大老爷停顿了一下,这才问二太太,弟妹觉得这孩子是否留下,你打个主意。
二太太又看了看这孩子,身子瘦骨伶仃,一双眼睛有些绝望地盯着她。二太太有些不忍,就说,如果大老爷同意留就留下了,这也是件积德的事。
大老爷很高兴,对这孩子说,那就留下吧,先给保和堂放牲口,管吃穿,等你过了十五岁再给你开工钱,你看行吗?
这孩子说,行。既不显得高兴,也无感激之情。
大太太说,你这孩子,大老爷和二太太答应留你了,也不磕头谢过,以后在保和堂要懂得些规矩才行。
那孩子就给大老爷下跪磕头,又给大太太二太太磕头。
二太太说,你还没有告诉我姓名呢。
那孩子说,我姓官,我爹叫我老官,其实我叫官杆儿。
二太太和大太太都被这个名字逗笑了,说这名字古怪,要是不细听,还以为是光杆儿呢。
大老爷也笑,但很有分寸,对官杆儿说,你去吧,先去长工房,回头我让人给你送一床被子去,以后就吃住在长工房了,有事就找我,找二太太也行。
官杆儿不说话,转身就拖拖沓沓地走了。大老爷永远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官杆儿在后来的日子里给他出了一个旷古未有的难题,大老爷因此输得名声狼藉,并为此染病离世,这是二十年以后的事。
大老爷等官杆儿走了以后,才对大太太和二太太说,你们可能都不明白我收留这些孤儿和穷亲戚的用意,行善积德固然是一个方面,再有就是我们保和堂人气不旺,这样冲冲,显得火爆,其实有一些人跟我们蒋家没半点亲缘,但我还是以亲戚之情收留了,你们不要怪我才好,以后弟妹执掌保和堂家务,这方面的事由你多做些主,我也轻闲些。
二太太很感激大老爷如此信任,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得些大道理,以后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大老爷大太太要多指拨我才好。
大太太说,我的妹子,你这么说可就外道了,一家子人不说这种话,什么大老爷大太太的,没有外人的时候,就该叫大哥大嫂才是。
二太太就笑了,说,这么喊习惯了,不好改口。二太太不知道要是管大老爷叫大哥会不会两个人都觉得不自在?在这之前她是从来没有这样喊过的,倒是偶尔管大太太喊过嫂子的。大太太是个很随意的人。
接下来又说了一些保和堂的其他事,比如北京天津保定的买卖什么的,其实这些每年三十这天,大老爷二老爷大太太二太太都要聚在老太爷屋里,由账房先生许老爷子一笔笔公布清楚的,收成好的时候,蒋家就拿出一些来给各个部门的师傅伙计发个赏钱。大老爷又给二太太提这些事是因为二太太掌管家务了,常提醒她有好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