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   那主父偃正道:“诸侯据国r久,裂地千里,若陛下不理,则其易生骄矜之心;若陛下管制,则其相互勾结,共同对抗朝廷。从高祖开始至先皇,有心于此应该不止一r了,但轻不得重不得。”

  刘彻点点头:“说下去。”

  “这个推恩令的核心,便是恩及诸侯。因为诸侯各有封国,国土大小不等,诸侯王一人秉权,故而能与汉室相争。如今‘推恩令’允许各诸侯将封地再封,恩及子孙。这样,因诸侯儿孙的多少,各诸侯国一裂为几,封地由整而零,权力也因此分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侯王的实力,又可让诸侯的儿孙对陛下的恩德感激不尽。

  ……”

  主父偃侃侃而谈,卫青暗暗心惊,原来皇帝刘彻不仅将眼睛盯着北方的匈奴,还要削弱诸侯势力!

  他心中的宏图究竟有多大!

  不由得向刘彻看去。

  此时,刘彻已经二十八岁了。那个天才横溢的少年君主,如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依然的面如冠玉,体态修长,但是却多了庄重自持。

  那些少年时代的急躁和莽撞,不知不觉间化作了内敛的强横和霸气,平素隐藏在作为君主的庄严之下,只有遇到难以克服的阻力才会突然爆发出来。

  如今他正仔细倾听主父偃的话语,脸上不动声s云淡风轻,只有象卫青这么熟悉了解他的人,才看得出他眼里闪烁的兴奋。

  “想不到这次才出去不过几个月,他便如此成熟了!或者,他早就是如此了,只是是以前一贯在他身边,变化我也无从察觉吧!”卫青暗暗思忖。

  “仲卿,你如何看?”刘彻的声音依然温和地响起。

  卫青微微一怔,他有些不愿意在主父偃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但皇帝已经点名,只得应付道:“臣觉得此法甚妙!”

  刘彻知他脾气倒不以为意,一笑便过了。

  但主父偃正得意间不免多看了他几眼。似乎觉得堂堂关内侯,如此简单附和有些奇怪!

  待得主父偃拜辞而去。那刘彻才微微笑道:“人已经走了,你还不说么?”

  卫青不由得也一笑,便道:“臣真的觉得此法甚好,只是,臣有一个疑问。”

  “说,别磨磨唧唧的。”刘彻将腿从身体下面伸长不复跪坐的姿势,随意地笑道,只有在卫青这里,他是放松的。

  “这推恩令固然极好,但是,若有诸侯不推行又如何?”卫青说。

  他话里有话:这些诸侯不见得都看不出皇帝的用心,若有一两个识破这种用心的,是会出现不推行的情况的。

  刘彻皱眉道:“这倒是!”

  便慢慢思忖,眉心也习惯x地皱起。卫青看着他这几年来渐渐变得刚硬的脸的轮廓,心中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骑着红马痴缠着自己的少年来。

  “无妨,”刘彻展颜一笑,“可以先择其中推行的好的诸侯多多嘉许,也让诸侯们有个榜样之意。朕还可以将他们的子孙封为“王子侯”。这样,就是有一两家不实行的,他们的子孙也饶不了他们!仲卿你看如何?”

  “嘉其行而导其民!再加釜底抽薪之策,陛下好计!”卫青真心的。

  刘彻不理他,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天啊,这个什么推恩令可帮了朕大忙了!”

  然后又自言自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