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是在吴叔的脊背上战胜了生命中两次恐惧和危机的。

  1972年“受难”或者“续缘”的男人

  我们家的邻居是一个离婚的女人,她像所有在那个特殊时期离婚的女人一样,之前遭遇到命运的磨难,她是一个歌剧演员,从省城下放到小镇,然后镇里给了她一间小屋,她就在小镇上守办公室。那时候,每到清晨,她就已经坐在办公室里了,在那座古旧的木楼上,就是她的办公室,里面有一台电话,电话响起来时,她的职责就是记录一下电话。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她就过着这样一种单调的生活。我从未听见过她唱歌,她的沉默使她的面孔显得冷漠,除了跟母亲打招呼之外,她几乎不跟任何别人讲话。

  突然间,在她门外的石阶上坐着一个人远方来的男人,男人戴着眼镜,30多岁,跟这个女人的年龄相似。在男人的脚下放着一只旅行包,母亲让我到办公室去叫罗姨,说她来客人了。我就咚咚咚地上了楼,我上楼梯时,能够感觉到那些楼梯已经下垂,已经开始腐烂。而罗姨就在楼上,守着那台电话。门开了,吴姨质疑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我把母亲的话告诉了她,她愣了一下嘀咕道:他还是来了,他来干什么?

  这是一个质疑的时代,犹如 吴姨发出的声音一样充满了疑惑。我站在门口,我好像是头一次感觉到吴姨的美丽源自她纤长的胳膊,她的胳膊垂直下来,仿佛想由此触摸到她此刻的质疑源自何处?她似乎害怕去面对楼下的男人,然而,她无处可逃,她必须下楼,随同她的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来的那一刹那间,我同时也感觉到了那些质疑已经在发酵,就像母亲的咸菜在发酵一样。

  我站在院子里跳绳子,也许我从那时候就对那个坐在门口台阶上吸香烟的男人充满了质疑,也许吴姨的质疑已经感染了我,传递到了我身上,我一边跳绳,一边偷偷地看那个男人。他已经站起来了,迎着从楼下出现的吴姨的目光而上,男人的脸上出现了一点点喜悦,吴姨已经来到了男人的面前,男人说:“我终于见到你了……”吴姨冷漠地说:“回去吧,回到你的生活中去吧……”男人打断吴姨的声音说:“我决定了要陪你一块受难。”吴姨的嘴唇颤栗着,不再说话,她打开了门,让男人进屋,门砰然一声关上了。

  男人所说的那个受难的词汇,我记得很清楚,我回到了家,问母亲什么叫受难。母亲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我说:“谁教会你这个词汇的?”我没回答,然而,这个词汇始终在我眼前晃动不息,晚上吴姨来了,她说她跟我睡几天,她来了客人,房间让客人住了。然而,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住就是一个半月,那个男人究竟有什么权利占据着吴姨的房间,母亲说那个男人是吴姨年轻时的恋人,错过了与吴姨结婚,现在,吴姨又离婚了,所以又来续缘了。

  “续缘”这个词汇与受难这个词汇一样陌生而新鲜,母亲说他们要结婚了,因为相隔原址太远,无法回老家去领结婚证,所以,他们想让母亲做证婚人。他们不想声张,因为任何声张都代表着言辞,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所以,他们不想解释,只想同我们全家人一起吃一顿便饭就秘密地结婚。由此,我们全家便来到了吴姨的宿舍,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