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改变
��扭扭的,想给个笑脸吧,但是她在刘桃儿面前拉着脸拉惯了,笑起来表情都有些扭曲。

  刘桃儿见婆婆给了她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当真是一头雾水,不过她示好的意思刘桃儿却感觉到了,虽然不知道这么难讨好的婆婆因为什么对她改观了,但是她却是实打实的高兴的。

  她来这里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婆婆对她的态度一直跟那茅坑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她软的也来了硬的也来了,但是人家一直软硬不吃,她也没有办法。看着高爱民夹在婆媳之间为难,她也是心疼的。现在婆婆态度好了一些,她也高兴,毕竟家和万事兴嘛,一家子能好好相处是再好不过了。

  因为高老爷子的这一病,高家兄弟姐妹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前段时间的僵硬气氛缓和了很多。高爱民虽然因为前段时间买房子的事儿对白静这个弟媳妇冷了心,但是见她现在拉下脸来整天上赶着说话,伺候老人也有心,心里不管怎么想的,面上倒是和气了不少。以前他见了高静连话都懒得跟她说。

  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三年就过去了。

  三年的时间整个国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如果说三年前的国家还是一直雏鸟,现在她已经长成了雄鹰开始尝试着搏击长空了。

  而这三年对高家一家子来说也是极具变化的一段时间。高爱国三年前开了家具门市,他的手工好,样式也新颖,现在业绩已经很不错了。在县城里他可以说得上是家具行业的领头羊,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有那么几个钱都想着把家里拾掇拾掇,所以家具的需求量也是急剧增加,高爱国正准备着再开家分店。

  吴兰也有了些变化,一开始高爱国手里资金紧张,也没有那个闲钱请人,只有两口子忙活,高爱国做家具,吴兰招呼过来买家具的人,她本就十分聪慧又会来事儿,倒是干的十分不错。这三年锻炼下来倒是很有些精英范儿了。

  高爱民不必说,这几年运输事业越发的发达了。胡宝山精明,高爱民能干,现在全国各地四处跑,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利润也是逐年增加。俩人存折上的数字说出来都能亮瞎人的眼。

  和高爱民混的风生水起比起来,刘桃儿的店要低调很多。一个月里她的店还是做七八件衣服,但是这三年闯出来的口碑让来定做衣服的人都满满的,能从年头排到年尾去。衣服的价钱也跟坐火箭似的逐渐增高。再加上高红儿做的越来越红火的点心铺子的分红,算起来刘桃儿挣得也不比高爱民挣得少。

  高爱军两口子的日子比起上面两个哥哥来说就要差多了,他们两口子依旧是老师。不过随着工龄的增长和教室工资水平的提升,两口子的工资也长了不少,现在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儿。俩人有房子不用付房租,粮食也从家里拿,平时也就买点儿菜和肉,花不了多少钱。所以三年下来两口子也攒了一些,当然和高爱民家的存折比起来连个零头都不到,但是这不妨碍白静心里偷着乐。就得有钱在手里,她才能安得下心来。

  至于高红儿一家可以说是兄弟里过得最好的了,高红儿两口子现在已经把杂货铺关了,只一心的做点心铺子的生意。刘桃儿的点心方子很多都是独门秘传的,现在早断了传承。既精致又好吃关键是还独此一家,很引人追捧。两口子不仅在县城开了几家分店,在市里也有好几家铺子。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高秀儿变化不大,她生了孩子就一直在家带孩子。许国强却混的风生水起,卓老太太喜欢刺绣,知道刘桃儿开了铺子每年都要在那订上两套衣服,这都是许国强帮着办的,无形中把许国强和卓远的关系拉近了很多。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也就是见面的一句问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