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拜师’二字,实在不必再提。”
沈大寒劝说再三,顾夫人执意不肯,最后只许小寒称她顾姨,“非我托大,序齿我只比你们的母亲小着两岁,当年泰州一晤,匆匆已经十七载了。”
她语意悠远,望着小寒似乎是回忆起了当年,转瞬又破颜微笑道:“当年我被狗贼构陷,产后失于调养,落下病根,也是你们的母亲救治的,所以不必说这些外道话。”
小寒颇有点不敢相信,她原以为顾夫人举世罕见的顶尖高手,驻颜有术,所以鹤发而童颜。若是与自己的母亲同龄,这满头银发也不知是藏着一段什么故事。
她心中好奇,似顾夫人这般的名门闺秀,怎么可能结下仇人,又怎么落的这满头白发?她心中疑惑,也知道此刻不是追问的时候,暗下决心等混熟了再问个明白。
不过等她挖掘出顾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
正月廿一,赵王李溯的车驾并浩荡的队伍,缓缓驰出了幽州城,慕容羲带着幽州府官吏,送至城外十里亭,这才洒泪分别。
幽州百姓都知道赵王不顾自身安危,带兵千里驰援,终保幽州城不失,对他更是感恩戴德,从幽州城到十里亭浩浩荡荡地夹道欢送,更有甚者望尘嚎啕,向长安城的方向跪求皇帝快些把赵王还给幽州。
沈小寒与顾夫人同乘一辆朱轮青幄车,隔着帘子听外头歌功颂德的声音,万般不耐烦。燕州毕竟是她有生以来,除了家乡之外呆的最久的地方,此去长安之后,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她满腹离愁,与顾夫人又不太相熟,不便多说,只能拿一卷兵法佯作用功。
大寒送她登车时,曾谆谆嘱咐她诸事务必要多听听顾夫人的意见,少惹事,多用功温书等等,又悄声和她说,倘若有什么不痛快的,就还是回幽州来。
她立时便和姐姐央求,说不想去长安了,谁知说完胳膊上就挨了大寒一巴掌,这会还疼呢。
顾夫人见她完全心不在焉,含笑将兵书从她手中抽出来,笑道:“有心事么?”
沈小寒忙笑道:“并没有,只是……”
她这“只是”二字出口,突然明白自己为何想回去了,那个一直能够准确影响她情绪的漩涡中心,赵王李溯……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按常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赵王李溯行动都有一定之规,与普通人接触少才是正常的。可是在幽州时,李溯素常爱找小寒麻烦,除非是小寒去到北境轮值,否则一、两天总要寻个理由在她面前晃一圈。
这次她最终是听他的建议决定去长安武举,可是……他竟然再也没有来找过她。
沈小寒半天也组织出不“只是”后面的词汇,只能默默闭上了嘴。外面正在进行的送别场面的主角是李溯,她倒也不至于不懂事立即出去找李溯问个明白,可是心里难有些不痛快。
顾夫人望着她的表情,饶有兴味地换了一个话题,道:“你一个女孩儿家,照常理尽早寻一门亲事才是正途,怎么想着去长安参加武举的?”
这个问题其实也有无数人问过小寒,面对顾夫人温和的笑眸,她又不太想敷衍了事,侧首想了想,笑道:“若不是参加武举,我定然还在北境戍边,人生境遇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女儿家若以嫁人生子为已任,求仁得仁,那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三岁习武,十余年的摔打,不说一定要成就一番大业,也总要做点什么,对得起我的辛苦。�
沈大寒劝说再三,顾夫人执意不肯,最后只许小寒称她顾姨,“非我托大,序齿我只比你们的母亲小着两岁,当年泰州一晤,匆匆已经十七载了。”
她语意悠远,望着小寒似乎是回忆起了当年,转瞬又破颜微笑道:“当年我被狗贼构陷,产后失于调养,落下病根,也是你们的母亲救治的,所以不必说这些外道话。”
小寒颇有点不敢相信,她原以为顾夫人举世罕见的顶尖高手,驻颜有术,所以鹤发而童颜。若是与自己的母亲同龄,这满头银发也不知是藏着一段什么故事。
她心中好奇,似顾夫人这般的名门闺秀,怎么可能结下仇人,又怎么落的这满头白发?她心中疑惑,也知道此刻不是追问的时候,暗下决心等混熟了再问个明白。
不过等她挖掘出顾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
正月廿一,赵王李溯的车驾并浩荡的队伍,缓缓驰出了幽州城,慕容羲带着幽州府官吏,送至城外十里亭,这才洒泪分别。
幽州百姓都知道赵王不顾自身安危,带兵千里驰援,终保幽州城不失,对他更是感恩戴德,从幽州城到十里亭浩浩荡荡地夹道欢送,更有甚者望尘嚎啕,向长安城的方向跪求皇帝快些把赵王还给幽州。
沈小寒与顾夫人同乘一辆朱轮青幄车,隔着帘子听外头歌功颂德的声音,万般不耐烦。燕州毕竟是她有生以来,除了家乡之外呆的最久的地方,此去长安之后,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她满腹离愁,与顾夫人又不太相熟,不便多说,只能拿一卷兵法佯作用功。
大寒送她登车时,曾谆谆嘱咐她诸事务必要多听听顾夫人的意见,少惹事,多用功温书等等,又悄声和她说,倘若有什么不痛快的,就还是回幽州来。
她立时便和姐姐央求,说不想去长安了,谁知说完胳膊上就挨了大寒一巴掌,这会还疼呢。
顾夫人见她完全心不在焉,含笑将兵书从她手中抽出来,笑道:“有心事么?”
沈小寒忙笑道:“并没有,只是……”
她这“只是”二字出口,突然明白自己为何想回去了,那个一直能够准确影响她情绪的漩涡中心,赵王李溯……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按常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赵王李溯行动都有一定之规,与普通人接触少才是正常的。可是在幽州时,李溯素常爱找小寒麻烦,除非是小寒去到北境轮值,否则一、两天总要寻个理由在她面前晃一圈。
这次她最终是听他的建议决定去长安武举,可是……他竟然再也没有来找过她。
沈小寒半天也组织出不“只是”后面的词汇,只能默默闭上了嘴。外面正在进行的送别场面的主角是李溯,她倒也不至于不懂事立即出去找李溯问个明白,可是心里难有些不痛快。
顾夫人望着她的表情,饶有兴味地换了一个话题,道:“你一个女孩儿家,照常理尽早寻一门亲事才是正途,怎么想着去长安参加武举的?”
这个问题其实也有无数人问过小寒,面对顾夫人温和的笑眸,她又不太想敷衍了事,侧首想了想,笑道:“若不是参加武举,我定然还在北境戍边,人生境遇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女儿家若以嫁人生子为已任,求仁得仁,那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三岁习武,十余年的摔打,不说一定要成就一番大业,也总要做点什么,对得起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