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传说中的调研
�搞。穆志恒看上冀北的工程,就是因为他们用最低的成本,换取了不错的效益,若是用高成本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谁都会做了,要你何用?</p>

  因此,小修小补依然是大头,还是得让老的主设备扛着。</p>

  这整整一天下来,赵健对张逸夫的态度与看法,也默默改变了许多。</p>

  平常所谓的调研,都是转一转,问几个不疼不痒的问题,然后吃一吃喝一喝,底下人出个报告完事儿,但张逸夫不同,他真的是来调研的。一旦他投入工作,再无之前的那股架子和欠揍的劲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甚至会亲自站在管道旁边感觉漏气的情况。</p>

  赵健感觉,跟着张逸夫走了这一天,比自己走上一年收获还要大。</p>

  其实并非是赵健多么傻,只是因为张逸夫刚刚做过这些事,经验实在太丰富了,面对相似的机种机况,几乎只瞄一眼就能找到问题所在。</p>

  一天下来,谁都累得够呛,张逸夫婉拒了晚上吃喝娱乐的安排,只是与文天明在电厂食堂用过餐后,便匆匆回到招待所整理材料。</p>

  看到之前还是一个对技术一窍不通的文员,现在已经看问题看得头头是道,张逸夫也是颇为满意,与此同时,又有些心疼。</p>

  这家伙脏活儿累活儿无聊的活儿都玩命干,精力透支不起啊。</p>

  他也才发现,自己还没有成为那种唯利是图的家伙,还有人味。</p>

  “具体的计划不急着做,先把情况都规整起来就好,咱们这次来是做一个概念化的认识,后面要专门组织团队再来的。”张逸夫伸了个懒腰,示意文天明不要急着出报告。</p>

  “没事儿,先做着呗,反正没事儿干。”文天明却好似乐在其中,“逸夫,我也想明白了,不可能每个厂咱们都亲力亲为,尤其是将来向全国推广的时候,咱们肯定是得传授方法,而不是帮人列计划。”</p>

  “哦?你都想到这里了?”张逸夫倒是对文天明的管理能力小小的吃惊了一下,这傻干活儿的,竟然还总结出方法了。</p>

  “总不能啥事儿都你想吧?”文天明傻笑道。</p>

  “行吧,你歇会儿吧,正好咱们聊聊后面的事情。”张逸夫起身,关上了台灯,既然文天明能理解到这一步了,也好说后面的安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