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早有准备
  不仅如此,这还层层递进,分成停机、解列和停炉三种状态来讨论,对于一般人来说答上来不难,答全面了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必须得是将一切规程倒背如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做到。更夸张的是后面还有一句“包括但不限于现有规程”,这是让人脑洞大开的节奏么?</p>

  当然,张逸夫是不必为这道题发愁的,令他发愁的是这可怕的书写量。他没闲心多想,立刻调出了年代最靠后的规程版本,理论上那也是最全面的了,几乎没有思考开始狂写。</p>

  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潮汐……有的没的全给我堆上去。</p>

  5分钟后,他终于得以擦了把汗,那感觉就像是写了一篇高考作文一样可怕,这一面卷子已经写满了,赶紧翻面——</p>

  张逸夫读题就用了一分钟,读完直接头炸了。</p>

  对业内人士来说,这是给你一个汽轮机的内部参数,最关键的还没告诉你,要自己计算,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来算出来12项经济指标,每一项都有可怕的计算量,这还不算完,还得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解释哪些指标完善,哪些不完善,分析说明为什么会这样。</p>

  虽然是电厂运行的题目。但非本科生几乎是不可能答上来的,一步都不可能,研究生也很难完整答题,把这个弄明白了基本可以造一个发电机,设计一个电厂了,这种题简直就是给段有为那种水平的人设计的……</p>

  张逸夫也不是没有思路,没有方法。但自己一步步算下来,实在太慢了。又不能保证正确,这一道题花上一个多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为了这10分至于么……</p>

  还真至于,要从死记硬背之间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这种变态题了。</p>

  没办法,只能搜索了,但愿在某个角落,能藏着一道一模一样的题。</p>

  专业文献?没这玩意儿。</p>

  电力系统内部试题库……还是没有,哪个天煞的想出来的这道题。</p>

  抱着知识从实践中得来的理念,张逸夫选择了历年的各电厂的自我考评报告,希望在实际中找到蛛丝马迹,以1383为基准进行暴力扫寻……</p>

  依然没有,找到一台一模一样运行参数的机组。还要有计算报告,这实在太难了。</p>

  怀着绝望的心情,张逸夫打开了论文库。</p>

  博士论文。没人讨论这么无聊的东西。</p>

  硕士……也许在废纸篓里有,因为想靠这种题目混过硕士答辩是不可能的。</p>

  本科……本科……</p>

  在渊博的本科生论文库中,张逸夫徜徉许久,多么无脑糊弄的题目他都没有放过。</p>

  13,83!终于在一个出自南方某电力学院的论文中捕捉到了这个数据。</p>

  那是一篇伟大的论文,一道本科水平的计算题。某混日子的本科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某电厂某汽轮机的运行数据。然后抠着鼻屎将这些东西写在了纸上,开始了计算与分析,旨在讨论电厂运行优化方案,鬼使神差一般,这个参数除了温度上有细微的差距外,竟然与眼前的计算题完全契合。</p>

  虽然这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