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节
无法再为家国做贡献了,终于可以安心致仕归家,从此陪伴家人。

  当陆辞领着二位好友来到唃厮啰赐给蔡仲回养伤的宅邸时,蔡仲回正由仆从们服侍着更换伤药。

  听到是宋使臣前来拜访,蔡仲回先是意外,接着立即比了个手势,让仆从们中断了换药的举动,旋即将外衣一拢,忍着未痊愈的伤口带来的痛楚,就要下榻去。

  陆辞恰在这时来到卧房门处,立马上前,亲手制止了他:“仲回快快躺下,切莫多礼。”

  “诸位前来探看,下官未能出门相迎,已是不妥,岂能废礼?”

  蔡仲回坚持要起身,却很快意识到……压在自己肩上的那双手看似力道轻飘飘的,却运用了巧力,让他起不来,也不至于伤到他。

  他虽是文官,却因家世之故,而武艺颇,当场回过味来了,忍不住‘咦’了一声,直白问道:“陆使臣竟也是习武之人?”

  陆辞莞尔一笑,毫不将就地在他床头边上坐下:“不过是从舍弟狄汉臣处学了些皮毛,如今班门弄斧,让仲回见笑了。”

  “狄汉臣?”

  蔡仲回乍一听这名字,顿觉极为耳熟,不由一愣,很快就回想起来:“莫不是那位曾于李立遵领兵攻城时大放异,后又助赞普一臂之力的秦州小将?”

  陆辞也怔了怔,乐了:“青弟的名头,看来远比我所想的要来得响亮啊。”

  俗话果真不错——会将人记得最为清楚的,只会是曾被迎头痛击的敌人。

  狄青在宋土内,还不过是个仕途上初出茅庐,还有些手忙脚乱的边州通判,但在吐蕃人眼里,却不止是个极亮眼的后起之秀,更是让人忌惮的一员悍将了。

  一听陆辞竟是那位令他很是看好的狄汉臣的义兄,一直对大宋边境的诸多消息十分关注的蔡仲回,登时忍不住笑了,方才的生疏客套,也无形中淡去几分:“正是。别处下官姑且不知,但在这青唐城内,陆使臣义弟的名头,怕是比陆使臣还要大上几分。”

  陆辞听人夸奖自己的小恋人,唇角不禁轻轻挽起,露出极温柔而不自知的微笑来:“原来如此,若仲回厚道,肯不笑话于我,我愿闻其详……”

  又来了又来了。

  瞧瞧,这只要关于青弟,辞弟就似变了个人似的,偏心都要偏到天边去了!

  柳七嘴角抽抽,同晏殊交换了个无奈的眼色,认命地在桌边坐着,做起了摆设般的陪客。

  耳畔源源不断地流过的,则是二人关于狄青的交谈。

  蔡仲回是欣慰于大宋于曹玮将军老去后,也将后继有人,无惧外敌虎视眈眈。

  陆辞则……纯粹是高兴于自家小狸奴被一位令人十分敬佩的宋将真诚夸赞,深感与有荣焉。

  等聊狄青聊了一炷香的功夫后,他才言归正传,宣读了大宋天子亲手所写的诏书,对蔡仲回当日的誓死奋战进行了褒奖和抚慰。

  之前坚拒了唃厮啰的诸多赏赐的蔡仲回,这回却是二话不说,坚持着起了身,郑重行礼,小心翼翼地接下了。

  哪怕他愿为吐蕃奋战至死,却始终不会忘记,此不过为履行职责,他真正的根,真正的骨,都是家人所在、也是抚育出他的大宋。

  得到官家的诏书褒奖,即便是被敌军生生砍去一臂的锥心痛楚也未曾落泪的蔡仲回,此时却是热泪盈眶,声线中难掩颤抖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