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节
p; 滕宗谅一脸的不赞同,委婉道:“何必多此一举?不论是真是假,朝中自有定策,即使说服得了我等,旁人也是不愿冒这风险的。”
“正如你所说的,他不管是真降假降,都无关紧要。”陆辞莞尔:“重点只在于表明宋军的态度。”
如有弃暗投明者,是可不究的。
尤其赵山遇还与李元昊有亲缘关系,连其亲表叔都不赞同该人所作所为,光是这点,就可拿来大做文章。
不过,为防对方身怀武艺,或有行刺的歹念,自认十分惜命的陆辞虽不好使唤忙碌的李超,还是将狄青和高继宣从军中请了来。
二人虽生得人高马大,但从面容上看,很轻易就能分辨出年纪颇轻。
对神紧张的赵山遇而言,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压迫感。
果然,当满心忐忑的赵山遇被人请入城中,面见秦州知州时,看到对方身边还有两名护卫,在丝毫不觉意外之余,还悄悄地松了口气。
——当然他并不晓得,就是那个一脸老实巴交、眼观鼻鼻观心的高瘦小子,凶狠起来能活活打死一头牛。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与其他党项人不同的是,赵山遇的的确确下定决心举家降宋,对陆辞所怀抱的自非恶意,而更多是紧张地进行观察。
陆辞一边优雅地沏茶,一边保持着大方的微笑,在将茶盏推过去前一直不发一语,给足了赵山遇平复下来的时间:“慢用。”
“多、多谢陆秦州。”
赵山遇与宋商没少打交道,虽谈不上通,汉话着实算说得不错的了。
于是在接了茶后,赶紧以汉话向这位据闻说一不二的秦州长吏给道了谢。
听得他那口蹩脚的汉话,陆辞微笑不改,狄高二人则忍不住皱了皱眉。
——公祖的党项话才学了一年不到,可比眼前这人要好太多了!
只是出乎二人意料的是,分明操得一口流利党项语的陆辞,却未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以党项语同人进行交流,而是面不改色地忍受着对方的怪腔怪调,甚至听得一脸认真。
倒是他们,若只是些常听好懂的话倒罢了,但凡碰到易混淆的那些,就得苦思冥想许久,才能靠着下文分辨出来。
在陆辞看来,赵山遇带来的党项贵族内的惊天消息,可比计较那口破汉话要重要上太多了。
按对所言,别看明面上的党项王还是李德明,但从几日前起,实际掌权的就变成世子李元昊了。
原来李元昊先是公然袭击榷场,掳走宋廷高官王钦若,又中了宋军埋伏,失了一千党项锐……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不惊动其父李德明。
李德明初初听闻时,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前不久尚且应了徐徐图之的,怎就眨眼功夫,大斧便落下去了?
还一下劈歪,狠狠地砸中了自己的脚!
对于李元昊年轻气盛才中了宋人奸计这点,李德明非但无法理解,只感到深深后怕。
他辗转反侧几宿,越发不安。
一方面是唯恐受了李元昊的连累,让自己多年来卧薪尝胆的心血皆付诸东流;一方面又是着恨极了对方不听劝解、还越过自己行事的出格做派,便起了废其世子之位的心。
尽管一
“正如你所说的,他不管是真降假降,都无关紧要。”陆辞莞尔:“重点只在于表明宋军的态度。”
如有弃暗投明者,是可不究的。
尤其赵山遇还与李元昊有亲缘关系,连其亲表叔都不赞同该人所作所为,光是这点,就可拿来大做文章。
不过,为防对方身怀武艺,或有行刺的歹念,自认十分惜命的陆辞虽不好使唤忙碌的李超,还是将狄青和高继宣从军中请了来。
二人虽生得人高马大,但从面容上看,很轻易就能分辨出年纪颇轻。
对神紧张的赵山遇而言,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压迫感。
果然,当满心忐忑的赵山遇被人请入城中,面见秦州知州时,看到对方身边还有两名护卫,在丝毫不觉意外之余,还悄悄地松了口气。
——当然他并不晓得,就是那个一脸老实巴交、眼观鼻鼻观心的高瘦小子,凶狠起来能活活打死一头牛。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与其他党项人不同的是,赵山遇的的确确下定决心举家降宋,对陆辞所怀抱的自非恶意,而更多是紧张地进行观察。
陆辞一边优雅地沏茶,一边保持着大方的微笑,在将茶盏推过去前一直不发一语,给足了赵山遇平复下来的时间:“慢用。”
“多、多谢陆秦州。”
赵山遇与宋商没少打交道,虽谈不上通,汉话着实算说得不错的了。
于是在接了茶后,赶紧以汉话向这位据闻说一不二的秦州长吏给道了谢。
听得他那口蹩脚的汉话,陆辞微笑不改,狄高二人则忍不住皱了皱眉。
——公祖的党项话才学了一年不到,可比眼前这人要好太多了!
只是出乎二人意料的是,分明操得一口流利党项语的陆辞,却未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以党项语同人进行交流,而是面不改色地忍受着对方的怪腔怪调,甚至听得一脸认真。
倒是他们,若只是些常听好懂的话倒罢了,但凡碰到易混淆的那些,就得苦思冥想许久,才能靠着下文分辨出来。
在陆辞看来,赵山遇带来的党项贵族内的惊天消息,可比计较那口破汉话要重要上太多了。
按对所言,别看明面上的党项王还是李德明,但从几日前起,实际掌权的就变成世子李元昊了。
原来李元昊先是公然袭击榷场,掳走宋廷高官王钦若,又中了宋军埋伏,失了一千党项锐……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不惊动其父李德明。
李德明初初听闻时,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前不久尚且应了徐徐图之的,怎就眨眼功夫,大斧便落下去了?
还一下劈歪,狠狠地砸中了自己的脚!
对于李元昊年轻气盛才中了宋人奸计这点,李德明非但无法理解,只感到深深后怕。
他辗转反侧几宿,越发不安。
一方面是唯恐受了李元昊的连累,让自己多年来卧薪尝胆的心血皆付诸东流;一方面又是着恨极了对方不听劝解、还越过自己行事的出格做派,便起了废其世子之位的心。
尽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