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
微笑:“我不过是在想,曹将军之所以会数次‘遇’李元昊未果的原因。”

  三番四次,就不可能是巧合。

  可能是党项早有防备,在宋廷处安插了人,消息灵通,避开了曹玮。

  也可能是大宋这的情报掌握过于滞后,连李德明那颇为得意的子嗣的动向都不清楚了。

  陆辞摸索到这一短板,也不着急,继续道:“总之,与其每年陪他们玩礼尚往来的回赐把戏,倒不如将钱省下,陪他们练练兵。”

  因洞悉了汉人‘中央之地,物华上国’下,要显示大度和仁慈的一贯做派,清楚回赐的宝物永远比得要多,上贡的蛮族们才会纷纷尝到甜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前来‘上工’,得了大批大批的回赐物品,其中还不乏趁机夹带的、国内颇为紧俏的军需物资。

  哪怕是设置了路卡,对经常性带着使团出入宋境的李德明而言,也是形同虚设。

  那可不行。

  陆辞想,既然大宋讲究个有来有往,那总不能光让党项在边境动作频频,不住试探他们的底线罢?

  曹玮愕然,本能道:“那不还是一样?”

  陆辞不疾不徐道:“不急。我先搜集党项密谋反叛的证据,呈于太子。”

  这就不能由他儿戏一般张口就来了,得有无法再让庙堂中‘主和’一派当睁眼瞎的有力证据才行。

  一年办不到,他就多用几年。

  总能办到的。

  ——大宋还有时间。

  曹玮虽不知陆辞具体在打什么主意,但也不难猜出大概来。

  毕竟这人瞧着斯文俊秀,对外敌却无比铁血,比他还迫不及待的磨刀霍霍,刚才那番话,浑然不仅是单纯说说而已的。

  曹玮憋了憋,到底没憋住好奇心,小声问:“若搜集不来,那你要如何走下一步?”

  “只有没做到位的工作,哪儿有搜集不来的情报?”陆辞理所当然道:“要真叫曹将军说中,那就等备好战后,立即栽赃吧。”

  李德明不是年年出入大宋国境,带走大批赏赐不说,还借机贩卖军需物资不亦乐乎么?

  若说单是军需物资,还能叫宋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如果换作是在李德明所携的大批货物中,截获了大量机密军报,就绝无可能善了了。

  不过让身为勤勤恳恳的搬运工的李德明倒下去,也只是打草惊蛇,削弱不了党项多少实力,还给予了李元昊撕破脸皮,光明正大进行复仇的理由。

  大宋可还没准备好。

  况且,比起李德明,陆辞更想先解决李元昊。

  看着陆辞那依然温文和煦的微笑,曹玮嘴角一抽。

  果然,这人心黑得很!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禧五年冬。

  在一片充实中,陆辞不知不觉地便步入了在秦州任职的第二年末。

  而在这两年中,秦州各方各面的事务渐渐被他与滕宗谅一同带上正轨,交由可信的能人接管,不再似开头时需他事必躬亲了。

  尽管去年曹玮带来的援兵未停留太久,就奉诏散去,但在对方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最人力的堡寨已修筑好,周边不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