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msp;但陆辞能一眼认出他,就很是难能可贵了。

  因官职上的差距,也因内心的佩服,齐骆恭敬一颔首,客客气气地回道:“不敢当。还请陆左谕德尽管吩咐。”

  陆辞莞尔一笑,大大方方道:“那我便不客气了。多谢。”

  他不再作推辞,让不喜欢弯弯绕绕,只爱直来直去的齐骆心里也又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在拦截那些心怀鬼胎要接近陆辞的冰人或家仆时,他也很是卖力,将这当正事认真对待。

  陆辞却无暇关注那些小娘子的暗送秋波,甚至丝毫没注意到。

  他蹙着眉,略微犯难。

  疏浚沟渠的工序,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效率上,却远不如他所想象的那般。

  说到底,还是这十年来,官府的注意力都只放在了最重要的汴河,以及水质最佳,供皇城用水的金水河上,甚至对起辅助作用的五丈河,也称得上较为关注。

  而流经区域有限,水质也不上不下的蔡河,地位就很是尴尬了。

  正因如此,哪怕每年官府也会拨出款项,让开封府尹派人对沟渠进行疏浚,但因数额有限,能雇佣的民夫也不多,多只照顾到另外三水,独独落下爹不疼娘不爱的蔡河。

  偏偏疏浚的难度,就在于距上回疏浚有多远——十几年来没仔细打理过,只放任自流的这些沟渠中,底部大多积压了经年留下的淤泥河沙。

  不仅让沟渠深度变浅,蓄水导水能力变差,也让河水更容易受地表尘土的污染,令水质越变越差。

  要想将经年累月的堵塞物清理掉,绝非易事。

  单靠手挖是不可能挖动那些已化作硬石块的积物了,尤其在些较为窄小或拐弯处,更加坚固,还需借助特殊工具来铲除。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条:“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西北曰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另据《宋史·食货志》“漕运”条说:“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即蔡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

  水质和排水方面的内容出自《北宋汴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状况初探》

  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疏浚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接下来的这个把月中,与陆辞同吃同住的柳朱二人不但跟着担忧,也不敢用闲话随意打扰。

  陆辞也的确无暇分心关怀他们,而是切切实实地全副力,都投入到了对其他策略的摸索之中。

  他在摸清楚物价后,就首先算了几笔具体到毫厘的账:有用于维护严重塞堵的排水沟的;有用于修建新的沟渠以连接现有水路的;有用于向工匠订制简易的河沙过滤器的;还有用于制作水磨的;甚至还包括用于改种榆柳等固堤绿化带的;以及用于开凿足够供应城北人家的官井的数量以及耗……

  饶是陆辞在算学方面,要比这些真正的大宋人要占便宜许多,但要把一笔笔在短短几日内细细缕清,也够让他头昏脑涨了。

  当计算结果出来后,究竟采用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