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句后,再行一礼: “谢王参政之邀。”

  “不必如此客气。”王曾笑着,将身边友人向他做了引见:“此乃宋公垂,你于馆阁中,应也听过他名讳吧?”

  不等陆辞开口,一直装模作样地憋着笑的宋绶,再也忍不住了。

  他哈哈大笑着,主动上前一步,旋即张开双臂,极其亲昵地将陆辞揽住:“何止是听过而已?”

  王曾微微一愣。

  陆辞也笑着轻轻回抱他:“承你那日情,现我那两位至交遴选得过,还想着哪日邀你上门,好好谢你,却不想在这先见上了。”

  王曾回过神来,不禁失笑着拍了宋绶一下:“原来你一直卖关子不肯说清楚名姓,只道要寻个好时日才来引荐予我的,便是陆左谕德?”

  宋绶爽快承认:“正是。”

  有宋绶这位热心肠且话痨的好友在,在这日的私第宴饮中,不仅没让陆辞有片刻闲着,也没让正主王曾有单独与陆辞说话的机会。

  陆辞就哭笑不得地任宋绶带着,如花蝴蝶一般自如穿梭在这片漂亮小园林中,将他当大宝贝一样,骄傲地引荐给诸多来客。

  当他拽着陆辞往第七个友人身边走去时,耳畔响起了悦耳的丝竹妙音,众人也纷纷往声源所在的东斋聚去。

  陆辞虽极少赴此类宴饮聚会,却也清楚,但凡士大夫的宴席上,多有婢女或聘请歌妓为客人表演歌舞,以此娱宾遣兴。

  奏曲的佳人身影曼妙,透过珠帘若隐若现,却难窥见真容。

  在这之前,通常是相熟的人坐在一起,谈论时事,或是抒发情怀。

  陆辞被宋绶独占着,新认识的人自然不会前来抢人,便各自寻了相熟的紧挨着坐了。

  宋绶因近来馆试之故,也很是繁忙,这阵子头回出来赴宴,就遇上陆辞,自兴致勃勃,满腹的话要说。

  而自从陆辞坐下后,就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隐蔽地投了过来。

  只可惜让他们失望的是,陆辞在后世却是见惯比这还狂浪得多的场合的,当然不会出现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孟浪模样。

  而是一派清心寡欲,仍与书呆子般的宋绶有说有笑,甚至连一眼都不曾瞟向那香风阵阵的珠帘后。

  他们耐心等了会儿,陆辞仍是如此,就让他们没了兴致,默默回了视线。

  不知不觉间,已是酒过三巡。

  随着琴声一滞,在帘后抚琴的六位歌女拨开了珠帘,纷纷露出了俏丽真容后,席间的气氛顿时就变得更热烈了。

  宋绶压低了声音,热心地告知陆辞道:“为首之女名笛姬,尤擅竹笛,柘枝舞亦是一流,都请得动她的人据说寥寥无几。”

  陆辞发自内心地对此感到兴趣缺缺,只微笑应了声“噢”了事。

  见他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宋绶忍不住好奇道:“你究竟是眼里无佳人,还是心中有佳人?”

  话刚说完,宋绶就自己找到了答案:“不过以你的这副相貌,也的确难瞧上别人了。”

  陆辞:“……继续喝你的酒吧。”

  宋绶笑着端起酒杯,正要饮下,身后的女婢就小心走近,通过一张巧的小桌,从陆辞空着的身子右侧,呈上一套简单文房。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