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不然就那日二人针锋相对的浓烈火药味,若是寇准强行将火憋下,次日还上朝来……

  怕是会让原本还拿不准对错的赵恒,产生他‘极其恋权,连臣体也可舍下’的坏印象,从此更难和睦。

  如今是远香近臭,成功唤起冷静下来的官家心里的旧日情分,甚至生出些许关怀,自然就截然不同了。

  尤其是寇准这种脊梁骨直了一辈子,口气也硬邦邦的说一不二的霸道惯的,破天荒地示弱一次,效果可是非同一般的好。

  接下来几日的情形,也正如陆辞所猜测的这般。

  当寇准重回朝堂时,赵恒一改以往公然在早朝里打瞌睡的做派,而是盯着他看了许久。

  寇准被盯得不自在得很,只不好开口询问,而是默默忍着。

  直到快散朝了,赵恒才轻咳一声,口吻极随意地问了句:“寇相身体好些了?”

  “承蒙陛下关怀,”寇准半晌才反应过来,心里还有些难以置信,回得也小心翼翼:“臣已大好了。”

  赵恒干巴巴地‘嗯’了一声后,想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该说些什么,便别扭地提前宣布散朝了。

  寇准这才长舒一口大气,在臣子中,头个撤离,而完全不似以前那般,回回散朝都要去皇帝所居的宫室里再作汇报了。

  这对君相间的古怪互动,自是让一干朝臣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林特等人更是心里咯噔了一下,直觉不好。

  好不容易劝得对寇准积怨已久的陛下同意将王钦若召回京中,结果寇准在那日挨了当面训斥后,病了这不知是真是假的一场后,却让陛下生出几分愧疚了?

  陆辞对朝中的汹涌暗潮的干涉,也就悄然止步于这一步了。

  在王钦若心急如焚地往京师赶的这段时间里,他除了每日给太子讲经外,还打算多申请一个职事做。

  对这桩职事,也非是他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这一念头,只没找到合适的时机罢了。

  现品阶足够,空闲也有,正是提议的好空档。

  于是次日一早,在群臣眼中自进京来,就一改在地方任职时频繁上书提议的高调作风,不但寻常连雅集邀约都不赶赴,秦楼楚馆从不迈入半步,除近邻晏殊外,也不走访他人。

  简直低调得不可思议。

  渐渐的,陆辞那引人注目的升迁速度,在寇准与陛下的微妙相对下,就变得越发不叫人上心,甚至很快淡忘了。

  陆辞就在这个时候,呈上了一道心准备已久的奏疏。

  ——在不给太子讲经的那半日里,他想自请去治蔡河水。

  当寇准在政事堂看到这封出自陆辞手笔,内容在他看来,却很是莫名其妙的奏疏时,头个反应,就是将陆辞喊了过来,直截了当地询问他为何会突发奇想。

  蔡河流经汴京城里,为居民取活水用的主要源头,这会儿好端端的,有什么好治的?

  陆辞自是理由充足:“每逢夏秋之交,京中便有雷霆霹雳,大雨滂沱。降雨一旦持续数日,其中就以蔡河最易溃决。河水一但反注,大门易遭冲折,而城中官舍民舍何其多也?皆无抵水之力,唯任水浸……”

  寇准皱了皱眉。

  夏秋交替之时,京中降雨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