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呢?

  赵祯并未郁闷上多久,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他那几天也不一定能见上一面的爹爹赵恒,忽然心血来潮,要来东宫陪自己膝下这一硕果仅存的皇子共进晚膳了。

  与其他五位皇子相比,对于赵祯,赵恒其实并称不上有多喜欢。

  不论是那不苟言笑的古板性情也好,还是对其感情淡薄、出身也极低微的生母,都难以叫他对其生出多少怜爱来。

  偏偏其他皇子各个早夭,唯有体质虚弱的赵祯留了下来。

  在悲痛之余,倒是让赵恒对他自然而然地多些关注了。

  赵祯到底年纪小,对能与爹爹共用晚膳这点很是欢喜,但他素来内敛腼腆,即便高兴,也习惯了不表现出来。

  看他还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哪怕出来迎接,也只是扯着极勉强的微笑……

  饶是赵恒颇想表示一番关怀,也着实难以开口,索性作罢。

  用过膳后,赵恒习惯性地考校了赵祯的一些功课,赵祯暗暗紧张着,却是倒背如流。

  赵恒满意地点了点头,给予了褒奖后,就准备去刘娥那坐坐了。

  赵祯却在这时,鼓起勇气开了口:“爹爹,臣还想再问一件事。”

  赵恒颇感稀奇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这个平素就是个闷葫芦的儿子:“但问无妨。”

  赵祯悄悄地松了口气,询道:“不知今岁夏蝗发时,赈济不利的那些州县,最后是如何处置的?”

  “……”

  做了许久甩手掌柜,只大概知晓由王旦去处置了、自己则不知后续的赵恒,一下就被问住了。

  赵恒皱了皱眉:“无端端的,你怎么问起这来了?”

  赵祯遂将陆辞所提的仓储冒滥之事,向他简单说了一遍。

  “陆左谕德?”

  赵恒愣了愣,这才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翻出了几个月前还被他惦记得很的那位小祥瑞,与这新官职对上号去:“这些净是他教你的?”

  自从王旦病逝后,他‘被迫’捏着鼻子任命了寇准为相,对处理政务,也就更加意兴阑珊了。

  事到如今,他才想起还有这么一茬。

  赵祯却紧张起来,以为爹爹是不满陆辞教些经学之外的事,赶紧替陆辞说了一大箩筐好话。

  见他满脸涨得通红,紧张得话都磕磕巴巴,却还坚持给陆辞解释的模样,赵恒被结结实实地逗乐了:“我未说要罚他,你急什么?”

  一提起小饕餮,赵恒的心情就莫名变好了几分。

  他想着明日多加留意,将人召见来问上几句,同时向一脸担忧的儿子玩笑道:“得亏你提醒,不然我都忘了,还欠着他两三日一送的御膳呢。”

  陆辞还不知自己的御膳福利即将恢复,他在讲完经学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转了个道儿,往集市去了。

  有这么一位省心的学生,可比他原来想象的陪熊孩子念书要好上无数倍,自得投桃报李,不但教学时尽心尽力,也要哄人开开心心。

  皇宫中奇珍异宝无数,但民间的小玩意儿,也有其独特处。

  加之据陆辞近些日子的观察,赵祯并不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