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少数,因为‘与诸同年款密,他日仕途相遇,便为倾盖’。

  4.直到神宗熙宁6年变成朝廷拨款(不过也有定量,总数在三千贯左右)之前,都是由新登科的人按照甲次高下来出钱筹措期集活动的经的。《长编》记载,‘贫者或称贷于人’。

  5.朝谢:最早的“朝谢”是要送银子的,每人足足的纹银一百两。不过估计后来皇帝不好意思,所以就不这份谢礼,改为让大家写一篇“表”赞美一下皇帝算了。(《活在大宋》)

  6.授官:9771057年间,也就是太宗,真宗和仁宗三朝,第一人为监丞,是文官37阶的第27阶,从八品,第二人、第三人为大理评寺,为28阶,正九品;并通判诸州。

  通判就是差遣即职事官,上州通判是正七品,中、下州通判为从七品。

  第一甲的其他人则试初等幕职(从八品),知县;第二等以下判司簿尉(文官37阶的第37阶,从九品)。

  最大的好处是他们都可以于铨选考试,也就是及第之后都可以直接授官。第五甲的人则还要通过吏部铨试,且等有空缺出现后才能去。(《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下》p620621

  根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977年这一届贡举授官后,前三名授官后,还各赐钱二十万(相当于两千贯)。

  第七十八章

  不长不短的一截路,陆辞恍然间却觉得如同走了一万年。

  等终于进到被借用作期集所之用的兴国寺,那一声声浪潮般的呼声跟着远去后,陆辞才释去绷了一路的紧张感,轻轻地叹了口气。

  一行已被热情过度的民众拉扯得衣袍凌乱,头冠歪斜的金吾卫,也在长官的果断带头下,火速撤离了。

  吃过这么一个大亏后,也算长了教训了——下回再接到类似任务,可得再三思量才行。

  因离得不远,又一路上都分神来留意陆辞面上淡定、实则不时受惊的有趣反应的柳七,已忍不住低伏在马颈间,不厚道地捧腹偷笑了。

  上回未亲眼见着他被大胆人家当东床快婿捉走的狼狈,这回能看到他难得流露的那几丝紧张不安,可终于让柳七过足了瘾。

  柳七动静越来越大的发笑,引得周围士人莫名地盯着他看了又看,柳七却是旁若无人,笑够了本才抬起头来。

  冷不防地对上陆辞面无表情的凝视,他忽然就……笑不动了。

  陆辞微眯了眼,向他微微弯了弯唇角。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