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挨打要立正
  大宋振兴元年,十二月初十</p>

  赵楷即位后,为表示对父亲赵佶的尊敬,在1126年沿用宣和年号一年,在今年,也就是1127年,便改为振兴年号,其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p>

  靖康一词从此在历史的文案上彻底消失了!</p>

  宋军终于抵达了富良江北岸,这其实都谈不上什么突破,因为熙宁年间同样也打到这里来了,但是并没有攻破升龙府就退兵了</p>

  其实当初宋朝廷也不想退兵的,神宗皇帝希望能够消灭李朝,彻底收复交趾,但是当时的条件还真不允许宋军这么做</p>

  当时宋朝廷为了讨伐交趾,是从中央直接调派十万禁军来此,毕竟宋朝的精锐都在北方抗击辽国或者西夏,没空来这里,只能从中央调派军队来此,正规军虽然只有十万,但是押送粮草的役夫总共二十万人</p>

  他们同样也是连战连捷,高歌猛进,可是却败给了交趾这该死的环境,二十万役夫因为冒暑过瘴,死伤过半,补给跟不上来,粮饷又没有了,只能被迫退兵</p>

  当时宋神宗听到都打到富良江了,却突然退兵,还颇为不满,但那时候却的确是不退不行了</p>

  李奇这一次比上一次要顺利的多,但是话说回来,没有上一次的征伐,李奇此行绝不可能这么容易,他们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p>

  在李奇与赵楷商量此番出征时,就对于熙宁年间那一出兵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其实交趾兵力不强,人口稀少,国家也不大,关键还是气候,地势,疾病的问题</p>

  只要处理好这三个问题,那么交趾必亡</p>

  上一次是因为先被交趾侵略,无奈之下才出兵反击,其中过于着急,准备相当不足,而且又是从中原地带调兵来这里,而且当时邑州,钦州等地都在打仗,所以当时宋军一过潭州,也就是长沙,就开始作战了,在这过程中就死了很多人,也发生了很多疫病</p>

  李奇这一次就好多了准备也相当充足,邑州,钦州都相对稳定,李奇虽然也是调派禁军来此,但是他早一年就安排禁军来南边适应当地的气候,该生病的你早点生</p>

  而且,因为上一次征伐失败,让大宋的那些御医对这瘴疟有过研究,所以岳飞他们前面南下的时候,就带来不少药材来这是第一次没有的</p>

  等到李奇南下的时候,士兵们在这里都待了快两年了,也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当然也有少数人因为水土不服而丧生,但是这损失是李奇早就考虑在内的,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p>

  还有,当年宋朝廷出兵没有当地部族的辅助,因为当时这里都乱成一团,一时半会根本处理不好而李奇这一回一到这里,就凭借着恩威并施取得了十八大部族的支持,又在广源州收复侬氏,有了这些部族支持,宋军得到了很强的补充,这些部族人常年生活在当地,在这里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与禁军产生了非常好的互补</p>

  最后,李奇挑选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段进兵,因为此番出征可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还击,什么时候出兵是李奇说了算,他们没有冒暑过瘴,等到秋末才开始集结兵力进攻的,而且他也没有征集十几二十万役夫押送粮食</p>

  岳飞他们带的粮草其实非常有限,轻装上阵,到处再抢一点补充下,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打的越快,所带粮食就越少,当初完颜宗望他们就是这般做的</p>

  不过这种做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