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掌 你们太单纯了
gt;

  “不瞒你们,在来这里的路上,我一直都还在考虑怎么跟你们讨价还价,但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需要了。”李奇笑了笑,道:“算了,还是我来教教你们该怎么谈判吧,谈判的关键首先你必须得开出一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不是没有诚意。而是给双方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然还要谈什么,直接签约就行了啊。”</p>

  宁武听得是似懂非懂,道:“枢密使的意思难道是是我开的条件太低了。”</p>

  “不是太低,是相当低。”李奇苦笑的摇摇头,道:“你们好歹也动脑筋想想,即便与汉人一样,你们还是吃大亏啊!就拿这科考来说吧,这两广是什么教育环境。穷乡僻壤,方圆百里都难找出一个好老师,而汴梁了,师资力量是强的可怕。更为重要的是,考试是考汉人的东西,你们拿什么去和汴梁百姓比呀,说的直白一点。这两广百姓还就是考不过汉人,这不是说你们的天赋不行,而是条件不行。其余方面同样也是如此,这里落后杭州、汴梁太多了,不可一下子就赶上,你们的落后汉人太多了。”</p>

  宁武等人听罢,觉得此话大有道理呀,可是对于两广百姓而言,能与汉人齐平,他们就已经非常满意,不敢奢求太多。</p>

  “那不知枢密使的意思是?”</p>

  李奇这么一说,宁武真的觉得自己特单纯了。</p>

  李奇道:“当然得区别对待,拿甲乙丙三个等级来分,汴梁学子在那么haode学习条件下,肯定是非甲不取,不然他们也对不起这优良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两广人民而言,能够拿到乙丙,就已经非常bucuo了,证明他们的天分不弱于汴梁的学子,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先天条件上面,这种人朝廷应该加以培养,不知你们听说没,朝廷最近已经开始在整改科考制度了,也将会根据各地的学习环境,增加一些等级的划分,不能一视同仁,应该给与像两广这地方的学子一些优惠的条件。”</p>

  宁武欣喜道:“此此话当真?”</p>

  “当然,朝廷现在的政策,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人才。”</p>

  李奇说着又挥挥手,道:“算了,算了,还是由我来说吧,让你们这些人提条件,非得越整越苦。除了高考以外,最令两广百姓关心的就是赋税了,同样的,在两广的经济体系没有完全的成型时,朝廷不打算征收当地居民的赋税,相反,朝廷还会给予足够的支持,帮着两广百姓大力开垦荒地,推动贸易,等到两广百姓富起来后,朝廷才会开始征收赋税,这一套制度已经在燕云地区施行了,那里的契丹人也是深受其益,但是具体怎么把,还得等朝廷完全接管这里,了解这里的民情后,才能够施以具体方案。”</p>

  不可思议!</p>

  在坐的人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宋朝廷竟然会做出这么有良心的事,这太不像朝廷的风格了,不过这也难怪,他们对朝廷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宋徽宗时期。</p>

  李奇继续道:“关于这些方面,我暂时无法具体说明,只能告诉你们朝廷目前的政策走向,总而言之,就是朝廷这一次是决定整顿两广,务必做到在我大宋版图内,没有一块穷乡僻壤,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要现在做,相信从这件事也可以表明朝廷的对两广的政策,那就是平反侬智高。”</p>

  “什么?”</p>

  所有人大惊失色,其中还包括杜明、牛皋。</p>

  这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