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sp; 姜和平停顿了一会,离开办公桌给张汉铭递过去一支中华香烟,张汉铭慌里慌张地四处寻找火柴时,姜和平已经亲自打着打火机。张汉铭抖着手推了两推,还是在专员坚定的目光里点着了香烟。姜和平回到大转椅上,说:“汉铭,你在《华夏报》上写的那篇文章很好,揭露了许多我们掌握不到的黑幕。我代表地区感谢你。”张汉铭听他这样一说,连忙站起来,姜却又挥手示意他落座。“温总编,汉铭的稿子我们的报纸怎么就没有发啊?”温彩屏张口结舌,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我明白了,是汉铭没有给路山报社,是不是这样?”她连忙点头说是。“汉铭,我们新闻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错误,推动工作吧?只要我们的党委、政府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我看,以后再有这方面的稿子,还是先给我们自己的报社,或者你就直接给我,怎么样?”见张汉铭不住地点头,他接着问道,“在这篇稿子的末尾,留下了继续跟踪报道的话。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写好了跟踪报道的稿子。”

  张汉铭在见到姜和平前,思想上就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而且如果事情真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他甚至准备破釜沉舟、不顾家庭的劝阻而辞职。以前他就有辞职的想法,但妻子的工作怎么也做不通,这次给妻子有了做通的理由,因为是路山不留爷,外面自有留爷处。他坚信哪儿的黄土都埋人,凭着自己这些年大刀阔斧的稿子,到哪里都会有碗饭吃,说不定吃的还是好饭。现在听到姜专员左一个汉铭又一个汉铭地叫着,又亲自点烟,心头积压的怨气早已经消失,心里涌起了潮湿的感动。现在姜专员问起跟踪报道的事情,他就实话实说,昨天晚上才写出了“从禁到罚为何黑煤窑还屡禁不止”、“黑煤窑改变了生态环境”等几篇连续报道,本来今天是准备发稿了,姜专员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就把稿子压住不发了。他还建议地区宣传部的人应该尽快赶到邻省的《华夏报》社沟通沟通,刚才来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今天该报为此事发的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现在网上的帖子如潮,应该尽快采取行动,阻止后续报道和相关评论再发出来,也为以后的报道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他知道为了《华夏报》在路山设立记者站的事情,地委宣传部和他们关系搞得很僵。姜和平连说建议很对,并要求张汉铭亲自和宣传部的人到报社去一趟。

  姜和平说:“对待问题和错误,我们地区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永平煤矿的问题我们将一查到底,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将严惩不贷。”

  张汉铭说:“姜专员,我们不熟悉,没想到你还是个很开明的领导。今后我把掌握的第一手线索尽量提供给领导,供你们工作中参考。”他还建议,说现在是信息时代,《路山日报》最好建立信息直通车系统,把当地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到领导手里。等到其它媒体知道、开始采访时,说不定我们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姜和平听了张汉铭的建议,马上离开椅子到他跟前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对温彩屏说:“汉铭的建议很好,我看你们马上就着手行动起来,这个信息直通车的担子就让汉铭同志挑起来。汉铭是个难得的新闻人才,有时间我向郝书记推荐,应该重用嘛!”接着,他苦口婆心地讲了一通路山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当地人应该把问题消灭在内部,为经济建设服务之类的话。

  姜和平亲自送温彩屏他们到了门口,张汉铭更加客气地点着头,有点感激涕零的意思。握手告别的时候,姜和平嘴上说有时间再来,多进行沟通,心里却轻蔑地说:记者是什么?你们就是狗!

  记者真是狗!和他们搞好了会给你摇尾巴,否则就肆无忌惮地咬死你。当然这是对于有性格、有水平和有发稿阵地的记者而言的,一般的会议报道记者没有这样的魄力和气派。姜和平打电话找地委宣传部黄劲部长,叫他们立即跟着张汉铭到《华夏报》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