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记,从而过着今天吃块豆腐、明天吃只j的令同龄人羡慕的生活。母亲期盼他成为文化人,而逐渐懂事的他更想离开这个令自己耻辱的地方,因此他拼命地学习,从农村到县城,再从县里越走越远上了省城的大学。他是带着仇恨和艳羡的矛盾心理走进机关的,在组织部工作的几年里,他明白了官场是最讲游戏规则的地方,尽管说大家都互相称呼同志,其实这里面等级是最为森严的,要比封建社会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任何文件规定,但干事对副处长、副处长对处长必须毕恭毕敬,资历浅的必须对资格老的俯首听命,这里像一座金字塔一样,上面的少数永远压迫下面的多数,新来的,你就是孙子!
夹着尾巴做了几年人,和她妈一样聪颖的姜和平开始深谙官场,又发现这里其实是最不讲规则的,可以指鹿为马,把白的说黑;也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里文化其实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她只是华丽的包装和虚伪的外壳。于是,他按照规则又不讲规则,开始走进了官场。讲规则时,他从小事做起,上班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为副处长添茶倒水,为处长打扫办公室,即使就是对办公室里的其他同志也有求必应,人家家里有什么事情,他就跑前涉后的比自己的事情还要当紧,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口碑。不讲规则的事情,他也已经轻车熟路地运作起来。组织部虽然不大,但部长可算是大官,一般的处长轻易和部长都说不上几句话,姜和平绞尽脑汁寻找突破口,部里发东西,他主动帮办公室里的同志送到部长家里,发现部长夫人属于很随和的那种类型,还经常在省委家属院门口买红薯,他就在街上买了一袋红薯,扛着进了部长家里,对阿姨说红薯是家里自产的。部长的儿女都在北京,他就包了部长家里所有的活计,但他从来不在部长在家的时候去帮忙。结果,一个迂回战下来就打了个大胜仗,部里新成立宣教处,他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副处长。
部长升任省委副书记,主管办公厅工作,他跟随调到办公厅,顺便上了一个台阶,因为组织部的副处长到办公厅当处长是很顺溜的事情。官至副秘书长的时候,副书记调到北京,靠单线求官的路算是结束了,重新构筑新的关系,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省委正副秘书长有八个,副书记走后不久,秘书长之间重新进行了分工,原来主管农业的姜和平分管了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管吃喝拉撒睡和省委机关家属院那些琐碎的事情,离官场越来越疏远。要在仕途有什么进步的话,姜和平知道必须抓住年龄优势,尽快下到地市里,然而在这种尴尬的位置上,怎能找到这样的机会?
当年姜和平的领导,省委那位副书记最近刚任中央一个实力部的部长,这个部可以说是地方的财神爷,下面准备上的大项目基本上都到了这个部里。就在梁怀念接受纪委审查可能卸任的消息传出来时,部长到省里来参加一个会议,然后看几个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部长的时间很紧张,上午在会议上做了讲话,下午就乘飞机下到地市。为了显示隆重,省里早在三天前就派两个豪华车队到了地方上等待着部长,于是出现了地上接力和飞机赛跑的情况:一个车队在这个地区的机场等着时,另一个车队早到下一个地区的宾馆候着了。作为接待负责人,姜和平在地面上指挥了“接力赛”,和部长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打个照面,部长热情地叫他一块吃,大家都知道这是套话。部长的房间是他亲自安排的,但他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因为每天去的时间早了,房间里总有书记、省长坐在那里说话,他们离开之时也到了部长休息之时,这个时候去找领导是最讨人嫌的,会起反作用。几天一眨眼就过去了,但他却没有找到单独会面的机会,眼看部长次日就要启程回京,他终于想到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那天晚上,当着省里那么多领导的面,他拎一袋在市场上买的红薯送进了房间。部长看见红薯颇为感动,留许多人在会客室里,而把他单独叫进卧室,简单叙旧后问他现在的工作情况,有什么想法,还说他是个好同志,到北京国家机关去了
夹着尾巴做了几年人,和她妈一样聪颖的姜和平开始深谙官场,又发现这里其实是最不讲规则的,可以指鹿为马,把白的说黑;也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里文化其实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她只是华丽的包装和虚伪的外壳。于是,他按照规则又不讲规则,开始走进了官场。讲规则时,他从小事做起,上班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为副处长添茶倒水,为处长打扫办公室,即使就是对办公室里的其他同志也有求必应,人家家里有什么事情,他就跑前涉后的比自己的事情还要当紧,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口碑。不讲规则的事情,他也已经轻车熟路地运作起来。组织部虽然不大,但部长可算是大官,一般的处长轻易和部长都说不上几句话,姜和平绞尽脑汁寻找突破口,部里发东西,他主动帮办公室里的同志送到部长家里,发现部长夫人属于很随和的那种类型,还经常在省委家属院门口买红薯,他就在街上买了一袋红薯,扛着进了部长家里,对阿姨说红薯是家里自产的。部长的儿女都在北京,他就包了部长家里所有的活计,但他从来不在部长在家的时候去帮忙。结果,一个迂回战下来就打了个大胜仗,部里新成立宣教处,他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副处长。
部长升任省委副书记,主管办公厅工作,他跟随调到办公厅,顺便上了一个台阶,因为组织部的副处长到办公厅当处长是很顺溜的事情。官至副秘书长的时候,副书记调到北京,靠单线求官的路算是结束了,重新构筑新的关系,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省委正副秘书长有八个,副书记走后不久,秘书长之间重新进行了分工,原来主管农业的姜和平分管了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管吃喝拉撒睡和省委机关家属院那些琐碎的事情,离官场越来越疏远。要在仕途有什么进步的话,姜和平知道必须抓住年龄优势,尽快下到地市里,然而在这种尴尬的位置上,怎能找到这样的机会?
当年姜和平的领导,省委那位副书记最近刚任中央一个实力部的部长,这个部可以说是地方的财神爷,下面准备上的大项目基本上都到了这个部里。就在梁怀念接受纪委审查可能卸任的消息传出来时,部长到省里来参加一个会议,然后看几个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部长的时间很紧张,上午在会议上做了讲话,下午就乘飞机下到地市。为了显示隆重,省里早在三天前就派两个豪华车队到了地方上等待着部长,于是出现了地上接力和飞机赛跑的情况:一个车队在这个地区的机场等着时,另一个车队早到下一个地区的宾馆候着了。作为接待负责人,姜和平在地面上指挥了“接力赛”,和部长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打个照面,部长热情地叫他一块吃,大家都知道这是套话。部长的房间是他亲自安排的,但他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因为每天去的时间早了,房间里总有书记、省长坐在那里说话,他们离开之时也到了部长休息之时,这个时候去找领导是最讨人嫌的,会起反作用。几天一眨眼就过去了,但他却没有找到单独会面的机会,眼看部长次日就要启程回京,他终于想到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那天晚上,当着省里那么多领导的面,他拎一袋在市场上买的红薯送进了房间。部长看见红薯颇为感动,留许多人在会客室里,而把他单独叫进卧室,简单叙旧后问他现在的工作情况,有什么想法,还说他是个好同志,到北京国家机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