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演习进行不下去了,倒要看谢凯怎么卖装备
80公里的地红旗-2型,以及射程280公里的地红旗-1型。不仅如此,我们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最大射程可达43公里……”

  不是唐鑫看不起国内第一的装甲部队。

  而是在对方没有远程攻击手段的情况下,遇到蓝军,甚至双方都不会照面,完全可以靠着导弹就全部歼灭对方。

  “不仅如此,从演习开始之前,你们的部队调动,就一直在我们军用卫星监视下,蓝军总共派出了23支侦察队,如果他们不主动出来,你们根本就没有发现……在演习开始后,整个演习区域,一直都处于我们电子侦察机、面侦查部队、卫星这三重监视之下……”

  唐鑫的话,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红军的指挥官,以及在红军的观摩团成员,更是惊恐。

  难怪演习开始的前三天,对方根本就没动静。

  当他们有动静了,演习也基本上结束了。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首创,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是利用这样的方式,一直盯着伊拉克军队的动向。当然,有人要说,我们违规。呵呵,诸位,大家都是指挥员,如果在国与国的战争中,战争开始之前,入侵方一旦决定了动手,是否会讲道义,在开战前什么准备都不做?何况,我们地面的侦查员,并没有在演习开始之前就进入演习区域,这一点,导演部的首长们非常清楚……”

  唐鑫的话,让所有不服气的红军将领们都无法反驳。

  演习的整个作战计划,在演习结束后,双方都拿到了对方的,并且进行了沙盘推演。

  红军在人员数量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可蓝军,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装备优势,都是红军无法比拟的。

  装备优势,决定了战术。

  同时,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廖志国无法反驳了。

  雷克龙同样无法反驳,任何战争,敌对方都会首先攻击对方的防空力量。

  他们的装备虽然先进,甚至装备了国内最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红旗-9,可这毕竟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定型,也没有装备部队。

  面对敌人首先发动的导弹打击,根本无法拦截。

  第一波导弹打击后,紧接而来的是战机的空中袭击。

  “导弹打击,只是第一波,首先摧毁对手的大部分防空力量。紧跟其后的第二波打击,按理,依然不会是对对方有生力量的打击,而是持续攻击。原本,我们的作战计划是光靠导弹跟战机打击,一直到演习结束……”

  唐鑫说这话的时候,再一次幽怨地看向了谢凯。

  谢凯同样不吭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是打瞌睡还是装着打瞌睡。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直接用空军跟导弹部队进行远程打击,不出动地面部队。

  把海湾战争中多国联军的作战方针来按部就班。

  好不容易,谢凯说动了蓝军的指挥官们,他们也希望用空袭来获得这场演习淋漓尽致的胜利。

  可最后,演习即将开始的时候,谢凯改变了作战计划。

  甚至以后续经费补贴跟装备等威胁蓝军指挥官。

  最终,演习到了这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