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 安-225,动了
��的大飞机。

  “大家不用紧张,燃油加满,起飞重量也不过才390吨,比满载的安-124还轻不少。咱们飞过安-124,没有什么问题……”

  宋镜园也意识到现在不该给大家压力。

  安-124,他们确实飞过。

  不过次数不多。

  尤里亚夫从一边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看热闹的表情,询问红旗集团的人是否准备好了。

  本来不该他插手这事情的。

  “准备好了吗?”杨晓东对着15名庞大机组成员大声地问道。

  所与人,胸膛挺得笔直,昂着头,大声回答:“时刻准备着!”

  作为军人,他们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

  这飞机,必须由他们飞回去。

  十五个人的声音,在安东诺夫总装厂外面传了很远。

  如同苏联红军冲锋时候口中高呼“乌拉”时候的那种视死如归,一往无前。

  在这样的场景下,尤里亚夫也没多说什么。

  “一旦飞机出问题……”作为总设计师,皮奥特尔·瓦西里耶维奇·巴拉布耶脸上满是担忧,“本来不该这样……”

  “确实不该这样。政府的命令,我们也没办法。这样的飞机,不应该被中国人拥有……如果他们的飞行员自己能起飞降落不出事儿,他们也没有办法再阻拦……”旁边的维克托·科瓦尔斯基脸上也满是无奈。

  飞机卖了,他们心中本来该高兴。

  安东诺夫最巅峰的设计,世界最大的飞机,由他们亲手设计,盯着制造出来。

  这是让世界颤抖的苏联最巅峰的见证。

  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政府,都不愿意让中国人得到这架飞机。

  当年又签订了合同,不交付不行。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举动。

  中国飞行员如果没有能力开回去,出现了坠机,这样最好。

  他们的飞机中国人无法得到,也没法从上面测绘仿制。

  至于飞走?

  根本就没有人认为中国飞行员有能力可以飞回去的。

  “兄弟们,现在就看我们的了!”宋镜园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坐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正驾驶位置。

  在他旁边,就是另外一个机组的机长程空。

  其他三名飞行员,都在后面的过道中,以备出现意外。

  所有人,都是无比紧张。

  “开机,检查系统!”

  连续深呼吸了几次,宋镜园才让自己的手不那么抖。

  同时按照起飞前的准备工作,打开各个系统的开关,进行起飞前的检查。

  所有的顺序,在苏联人开安-225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完整地记下来了。

  “发动机点火……”

  “轰~”

  安-225宽阔的机翼下吊装的6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轰鸣声传出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