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袁绍末路
不在龙城一流武将之下,而能够将这些人慑服,虽然也用了些手段,却也足以证明赵敏的能力。

  “哦?”贾诩有些诧异的看了刘基一眼,虽然不明白对方何以有如此自信,却也没有继续多问,刘基不是那种为了阿谀奉承而不顾大局的人,既然他说行,那恐怕自己以往对这位敏夫人还是看轻了,至于其他的,贾诩也没想过过问,有时候知道的东西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好,战事暂且就交由敏儿去做,伯温你留在邺城继续主持大局,邺城世家能拉拢则拉拢,若不愿者,也不必与他们客气,正好用来杀鸡儆猴!”李轩肃容道“文和组织暗堂人马,切断袁绍与渤海之间的所有通道。”

  “主公可是欲与袁绍决战?”刘基心中一动,看向李轩道。

  “冢中枯骨,这算什么决战,此去黎阳,一来接掌袁绍那五十万大军,二来吗,相识一场,于情于理,总该送他一程!”李轩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时至今日,冀州之事已成定局,而作为冀州昔日之主的袁绍,此刻却还被蒙在鼓里,对付这种人物,那需要什么决战?

  黎阳,府库。

  许攸带着几名护卫走入粮仓,看着眼前堆成小山一般的粮食,许攸的眉头却是紧紧的皱了起来,回头看向身后一名官员打扮的男子道“多久没有粮草入库了?”

  “回先生。”官员犹豫了一下,咬牙道“上一次粮草入库,是在半个月前。”

  “什么!?”许攸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官员道“如此大事,为何今日才说!?”

  “我们的粮草都是每三天入库一次,之前主公派了颜良将军回援邺城,下官以为,是因为那边战事致使延误了行程,是以没有立即上报,谁想到……”官员一脸苦相道。

  “十五天,也就是说,我军粮道被断,至少也是十二天前的事情了。”许攸蹙眉沉思道“十二天,颜良究竟在干什么?”

  要知道,根据邺城逃兵传回来的消息,邺城虽是李轩亲自坐镇,但城中军队,除了李轩入城时多带的八百亲卫之外,几乎满城部队都是昔日袁绍麾下,短短几天,就算李轩是军神再生,也不可能在颜良大军压迫下,不但收拢了军心,更挡住颜良所率的五万精锐。

  若说颜良有勇无谋也就罢了,但军中还有鞠义这么一号大将,又岂会那样容易就战败?

  如果许攸知道,邺城之外。颜良这些天几乎都是卯足了劲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士单挑,将大半兵力放在城外跟人家对峙,而鞠义只能凭借手中有限的兵力另开战场,与李轩的一个夫人斗智斗勇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吐血三升。

  “事关重大。立刻随我前去见本初,道明原委!”虽然不知道邺城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许攸有种不好的预感,有切实看着眼前仅剩的粮草,莫看小山一般那么一堆,但这可是供应五十万大军的粮草。人吃马嚼,这些粮草,连两天都未必撑得过去,此事,必须尽快于袁绍知晓。

  “是。”粮官一脸苦相的跟在许攸身后。如此大的纰漏,这个肥差,恐怕是难保了。

  议事厅中,袁绍召集了一干骨干正在议事,这段时间,为了对付赵,众人可是计谋百出,掘地道。筑高台,离间,所有能够想出来的计策。这段时间通通被用过一遍,但赵却是如同磐石一般,坚守在这里,一杆银枪,败尽袁营猛将,战龙骑更是所向无敌。所过之处,三军退避。而赵本身有着洞察天赋,一切计谋在他身上很难起到作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知愁白了多少人的头发。

  就此退兵,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