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帐镜台晕红妆(下)
�污言秽语,我也一向不把他们放在眼中,你我二人情深意重,管他旁人认不认同,阿萝,你只要记着,谁也拆散不了我们!”

  芳笙点头一笑,却见二人有一小束发丝缠在了一起,她柔柔看了小凤一眼,将之剪了下来,用红丝结束,也在了那个香袋里,贴上胸口,笑道:“这是第三样物事了。”

  小凤点了她鼻子一下,圆润平齐的指尖,带丝冷梅幽香,又轻缓划到她唇上,而芳笙从琉璃盒中,取出一副耳珰,以明月之珥,坠朱玉之珰,是她卧床时巧琢而成,笑问:“姐姐和二哥之物不该,这一对该如何呢?”

  小凤笑了笑,抱紧了她,眸光如水:“帮我戴上。”

  对镜欣赏了片刻,小凤又抚着她发丝,满眼柔情,问道:“专通丹青的手,可识画眉之乐?”

  芳笙取出石黛:“为卿欢心,少不得要试上一试啦。”

  在她低头磨墨时,小凤将自己常用的那支金凤钗,插在了她蝉鬓旁,又取芳笙那支碧篁簪,在她眼前摇了摇,她便先停下,替小凤簪于云鬟。

  不知墨磨了几时,芳笙却忽而一问:“你真要他死么?”

  小凤抚上她脸颊,并不提此事,只柔声道:“红萼和我说,那群废物被救走了,是你有意为之罢。”

  芳笙给山下掌柜的纸信,其中一件事,便是叫他散布消息,故意打草惊蛇,但只为梅绛雪一行人,想她这几日与凰儿皆脱不开身,寒泉峰上的机关千奇百怪,不必挂虑,而冥岳其他地方,怕有人一时疏忽,与其千防万防,不如开门揖盗,令其随她意愿行事,至于被救走的那些人,自有后计相待。

  见她颔首,小凤明白道:“你是要与他一较高下了。”

  她只将头一扬,却声如软丝:“偏要。”心中倒叹息不已:以前是可有可无,如今是非要不可了。

  细细画了眉,她又为小凤以轻白施颊,朱胭晕腮,再以红香点唇,随之拗不过小凤,二人便一同兰汤沐浴。

  芳笙一人转过屏风,内外皆已换好新衣,外罩的是一件杏红色,绣有六月雪的轻衫,霜枫系于素腰,整个人又伏倚玉案上,托着腮,似在蹙眉不止,见小凤欢欣而来,她便一改愁容。

  只见小凤拿来了黄竹素练,摆在芳笙面前晃了晃,又坐在她身旁笑道:“飞龙恰送纸鸢,直上青云之端。”

  她接过,略一思索,便削成竹架,弯好固定,之后她一手搂着小凤细腰,在绢上挥墨勾勒,乃是两个美人共赏牡丹,小凤便为之描边上色,又婉媚一笑,瞧着芳笙道:“你应下的,不会忘了罢。”

  笔端抵在唇上,她答道:“端阳节诗尽有,牡丹更是立意千般,数不胜数,将这二者并举的,倒不太常见了,佳节是为人欣欢意畅,作诗也不必太新,气氛到了就好,既是题在纸鸢上,求两句吉言即可……”

  小凤却故意一笑,轻戳她额头:“你是摆明了要偷懒了。”说着,执起笔,听她有什么吉言,好写在丝绢上。

  其后,两人携手登至起云峰,一同将之放上天空,待只瞧见一个小黑点时,小凤念着那上面一句“遥芳最有清风知”,便将丝线一指断开,纸鸢便摇摇飞入了九霄之上,霎时远远不见,小凤满怀希望,巧笑嫣然:“这下你身上定会全好了。”

  她又携着芳笙下山,遍赏美景,随行随止,走在一条竹径小路上,她见不远山谷中,有一株双苞合抱的佩兰,便指给芳笙道:“并蒂英,正如你我。”

  端阳节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