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索马里,拿什么拯救你
香、没药和阿拉伯树胶。为世界最大的香料生产国之一。

  工业有食品、卷烟、皮革、纺织、制糖、建材、鱼肉罐头等企业。开采绿柱石、石膏、铀矿,尚未开采的矿藏有铁、锰、铌、铅、锌、锡等。牲畜及其产品占出口总值80%以上,香蕉为第二大出口商品,还出口皮革、乳香、没药和鱼品等。

  进口机器、车辆、粮食、日用品等。境内有唯一一条铁路,是70年代中华援建的,陆上运输以公路为主。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经济严重困难。80年代,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调整经济政策,强调优先发展农业,逐步实行经济自由化,放宽贸易限制,鼓励外资和私人投资,取消农产品价格控制,实行先令(索马里货币)贬值、美元拍卖,紧缩财政开支等措施,经济一度好转。

  1991年后,由于连年内乱,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全面崩溃。如今的索马里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工厂,以前的工业,早在动乱的时候纷纷倒闭。就连唯一的一条铁路,如今也已经荒废,整个社会要不是枪支泛滥和少量的汽车,恐怕说是封建时代一也不为过。

  索马里属于世界渔业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估计,年捕捞量可达25万吨,但因受捕捞方式落后,市场销量不大等因素的限制,年捕捞量仅有2万吨左右。由于索马里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外国渔船在索马里领海偷捕现象严重。索马里部分派别也向外国渔业公司出售捕鱼许可证。

  又因为海盗的原因,许多索马里渔民根本无法出海,不是因为海盗,而是因为打击海盗的国际力量。只要是索马里渔船,一出海必将面临各种刁难,许多渔民被臆断的画上海盗的标致,运气不好的连渔船也会被销毁。

  所以,尽管有丰富的渔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其实都是其他国家的。

  索马里主要经济支柱,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养殖牛、羊、骆驼(系世界饲养骆驼最多的国家,2012年估计约有670万头)等,2012年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5%。

  交通运输业落后,境内以公路为主,无完好能运行的铁路。

  公路主要公路全长15215公里,其中柏油路2880公里,除索马里兰境内的部分公路外,大都年久失修。内陆交通运输主要靠汽车和骆驼。

  水运海上运输占重要地位,主要港口有南方的摩加迪沙和基斯马尤,北方的柏培拉和博萨索。由于南方时有战斗,北方两港承担主要海运任务。不过由于码头设施落后,吞吐量十分有限。

  空运有大小机场61个,绝大部分条件简陋,跑道未经铺垫。摩加迪沙和柏培拉有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2001年重建国家航空公司--索马里航空公司,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均不允许其飞机在两地起降。

  2001年3月,埃塞航空公司开通了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索马里兰首都哈尔格萨的航班,每两周一班。此外,联合国运送援助物资的飞机也经常在索马里起降。

  通讯2012年,索马里有因特网用户1200户,每千人中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为5部。

  由于内战不断,索马里治安情况恶化,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短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保健水平在非洲国家中最为糟糕。2012年,首都摩加迪沙仅有一所公立医院和62家私人诊所,缺医少药情况严重,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享有医疗服务,75%以上的人口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