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以前,洪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某时尚杂志的出版人。地点:出版人办公室。

  洪晃被埋在堆积如山的读者来信、财务报表、版式设计、广告刊例、版权合作项目建议书中。还有十分显眼的许多国外同类杂志。

  忽然有人敲门,走进一个戴眼镜的男人。

  洪晃:“朱老板怎么今日大驾光临?”

  朱老板:“我来催稿。”

  洪晃:“稿期又到了?”

  朱老板:“不是又到了,是又过了。”

  洪晃:“对不起,对不起,你看看,我忙成这样,就忘了。”

  朱老板:“洪晃,我告诉你,你的稿子在我们刊物上发,读者反应很好,你的文章很有风格,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感觉很独特,连着写下去,你能自成一家,你要重视这种成就。”

  洪晃:“你说融合太文艺,我说混(第三声)——东西方文化在我这儿混得特别好。不过说到成就嘛,我现在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要让我的杂志赚钱。对了,对了,朱老板,你的杂志听说赚钱了,还听说,你对消费娱乐类杂志做了不少调查和研究,来,跟我说说。”

  朱老板:“说什么说?要说就是一心不可二用,依我的经验,你更应该成为一个好的作者,而不是一个出版人。你要是一直写下去,很快会出名。”

  洪晃:“我就是想一心二用,不太想出名。现在好作者哪哪儿都是,好出版人不多。等我做完好出版人了,哪哪儿都是好出版人了,我再去做一个好作者你看怎么样?”

  朱老板:“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古今中外,这种历史时期,从来是出好作者容易,出好出版人难,你可想好了。”

  洪晃:“你要不愿意跟我说就算了,别拿难和容易吓唬我。”

  朱老板:“你说我吓唬你?”

  洪晃:“当然了,吓唬我的人你也不是第一个,不过,你问我爸我妈去,我从小不怕吓唬,谁一吓唬我,我就更来劲。”

  朱老板:“我是有点不忍心埋没一个好作者,经我的手,出了不少好作家啊。”

  洪晃:“那你就忍心埋没一个好出版人?跟你说,你说也好,不说也好,我的杂志将来一定比你的杂志做得好。”

  朱老板:“商业社会里的娱乐消费杂志是完全为了商业活动,也就是完全为了广告而生存的,这条定律,在我们这里还不完全成立。”

  洪晃:“谢谢,太好了,谢谢你告诉我,我也是怎么想的。”

  朱老板:“谢谢?我告诉你什么了?你也是怎么想的?”

  洪晃:“出版消费娱乐杂志的全部关键词都在你的这句话里了嘛。看,看(她几乎把办公桌上的东西都抛上了天),我这几天看了多少东西,我好不容易总结了一句话,怎么就让你说出来了?”

  朱老板摸摸自己的额头:“什么?这句话是你的?我调查研究费了多少力气,这句话怎么就成了你的?”

  洪晃:“咳咳,朱老板,别后悔,我请你吃饭还不行?你碰到我这样的知音,恐怕不容易。”

  朱老板:“这话我说过好多次,没人听得懂。”

  洪晃:“看?是不是?你来参加我们的策划会吧,把你这些话,好好跟我们的编辑、发行和广告人员说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