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sp;张仲平说:“得找个机会跟赵老师沟通一下。”

  唐雯说:“要不然请赵老师吃餐饭?”

  张仲平说:“可是可以,就怕赵老师太忙,请不到。他也不一定会答应吃饭。你想一想,请他吃饭只能就近,人来人往的,难免不碰上别的老师和小雨的同学。这样对小雨更不好。开车到远一点的地方吧,又好像太慎重其事了。还有,去一个什么档次的店?一般的店不像话。好一点的店,一餐饭几千元,好像也没有那个必要。”

  唐雯说:“你说得对。但是,就这样去找他,可能也不行。他要真的有什么想法,还不三言两语就把咱们给打发了?”

  张仲平说:“当然,找人怎么能空着手去呢?”

  唐雯说:“那你看送点什么东西好?”

  两个人便讨论给赵老师送什么东西。唐雯说:“不知道赵老师抽不抽烟,要不然送两条好烟?”张仲平说:“烟呀酒呀就算了,有点俗。送的东西还是要有点意义。比喻说皮带、领带、或者钱包什么的。”但张仲平很快又自我否定了,因为这些东西太私人化了,好像是情人之间送的东西。唐雯说:“有人给你送过这些东西没有?”张仲平说:“没有。我哪有情人?好啦,算我用词不当,情人改成爱人,可以了吧?外人不宜送这些东西,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品位。”唐雯说:“要不别费那个脑筋了,反正礼多人不怪,只要送的东西够几百上千的,就行了。”张仲平说:“那可不行。给别人送礼,特别要考虑的就是别人的喜欢和需要。要是不喜欢,钱等于白花了。如果你送的东西,正好是他想买又舍不得自己花钱买的就最好了。收礼的人那份心情真正是花钱买不到的,你再求他办事就容易了。所以送礼就是送心情。否则,你到商场随便抱一大堆东西往人家家里去,钱花了,别人不一定领你的情。”唐雯说:“可惜我们对赵老师也不怎么了解。要不然,干脆给他打个红包?他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让他自己去买。”张仲平连忙摇头,说:“不妥不妥,又不是逢年过节,学生家长凭白无故地给老师打什么红包?赵老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敏感了,这样做会让他觉得受了污辱。人家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先生。再说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赵老师的真实想法,他万一为了图表现,将红包往校长那儿一交,我们和小雨岂不是要被他搞得无地自容?那会一点退路也没有,你说呢?”唐雯说:“送个礼不会这么复杂吧?”张仲平说:“你一直在学校呆着,跟社会上的人打交道不是很多。你是不知道,送礼的事学问可大了。其实像你搞经济学的,可以跟社会学交叉,说不定真能出成果。除了前面讲的,还可以举些例子,比如说,花同样多的钱,送的礼不一样,效果完全不一样。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里挑选顶尖价格的礼物,和在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挑选比较便宜的,对于接受礼物的人来说,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是不是有学问?学问大了。”唐雯说:“你做生意整天就琢磨这个?真是难为你了。”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给赵老师送一个mp3。赵老师年轻,应该会喜欢时尚的电子产品。mp3是现在的年轻人中间除了手机以外最时尚的玩意儿,还不像数码相机那样正规。张仲平亲自跑到电脑城挑了一款韩国产品。年轻人哈日、哈韩的挺多,有些人就对电子产品迷恋上瘾。那款mp3很小巧,在款式上偏向中性。张仲平是这样想的,如果赵老师喜欢,可以自用。如果不喜欢也没有关系,可以转送给别人。小雨不是说他正在追求被她们气走的那个外语老师吗?正好送给她。上次开家长会张仲平见过她,很洋气,应该是一个很活泼很开朗的女孩子,在穿着打扮上属于吊起挂起、叮叮当当的嘻哈族。如果赵老师将mp3送给她,她应该会喜欢。

  第二天晚上就送去了。赵老师怎么也不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