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
��是敬语,李恪在这一刻完成了从官民到盟友的转变,而且不给里典丝毫回味的空间。

  “里中多少户?闾左几户,闾右几户?”

  “苦酒里五十七户,闾左十九,闾右三十八。”

  “人口多少,花甲多少,不满十五又多少?”

  “共有人口三百二十二,花甲以上十七,不满十五六十有八。”

  “徭役多少,各户臣妾多少,官奴隶又多少?”

  “仲秋农时,徭役颇少,总数仅有一十四人,各户臣妾七十二,官奴隶八十六。”

  这都是里典职权内的数据,他如数家珍,虽然不知道李恪想要干什么,但有一种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让他感到微微战栗。

  “郑家……匿农多少?”

  “郑家匿农……”

  里典猛地瞪眼,死死盯着李恪不放,李恪提着笔,不闪不避地回望。

  双方这般僵持许久,直到里典确信李恪没有旁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已。

  “郑家匿农……二十四。”

  话音才落,李恪捡起一枚新简,啪一下把写满数字的老简撞在一边,提笔演算,片刻即成。

  “我算了一下,臣妾皆视作成年,苦酒里现今共有壮年四百单七,老幼八十五。老幼按半个劳力计算,总计四百四十九,近四百五。”

  里典听得目瞪口呆,一直坐在一旁饮汤,自始至终一言未发的严氏眼睛却放出了光,轻声赞许道:“如此复杂的算术你能眨眼算出,于数一道,我儿大成了。”

  李恪还没有问完,他提着笔,轻声问道:“敢问里典,官奴隶一日收割几亩?”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田典的范畴,不过里典依旧清楚,他朗声答道:“一日两亩上下。白日割禾,夜间脱粒,官奴隶吃穿不敷,休整不足,能有这个数字已是不易。”

  “两亩……寻常壮劳力是三亩,你可知若换作烈山镰,壮年劳力一日几亩?”

  “据说……是五亩?”

  “便是五亩!”李恪斩钉截铁说道,“最后再问里典,苦酒里民田几何,官田几何?”

  “民田……八十二顷,官田四十顷。”里典焦躁不定,说完这些,当即拍席喝问,“你问这些,到底要作甚!”

  李恪把效率和田亩数写在第三枚简上,不紧不慢拾起第四枚,边算边说:“里典莫急,待我细细说与你听,你便知道我想献什么策了。”

  “苦酒里共有田亩百二十二顷,官田四十,民田八十二。开农六日,以每日两百劳力务农算来,民田已收三十六顷,官田十顷,共余七十六顷……啧啧啧,给官府作活效率就是低。”

  李恪喘了口气,抬头看向里典:“所有劳力换上烈山镰,需镰近五百把。白日劳作便有每个劳力五亩,若是连夜抢收,可否有八亩?”

  里典想了想,当即点头:“至人定前后亦有四个时辰,举火夜收,虽效率不如白日,但一日八亩想必有余。”

  “也就是说,全里换镰劳作,若只作白日,则一日二十二顷又五十亩,若连夜抢收,则一日夜三十六顷。如此一来,里中粟禾便是剩下,应当也不会太多了。”

  听到这里,里典哪还有听不懂的道理,只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