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鱼咬钩
br />   两人几步穿过小院,路过桔槔时,他停住脚步,摘下帷帽端详了许久。

  “里典,若有兴致便亲自试试,反正家中水也不多。”

  里典失笑摇头:“试过了,装设机巧,各有千秋,叫我看了许久也没看出门道来。”

  “若不是故弄玄虚,怎请得动您亲自登门呢?”李恪坦然一笑,“请。”

  “请。”

  两人前后步入东厢。东厢里一如既往,整洁得简陋,严氏跽坐在炕上,神情凝肃。

  “夫人,若早知你抱恙在身,我便带些滋补过来了。”

  “里典切莫客气,还是如往日般唤我严氏为好。”严氏不卑不亢应答一句,撩手作请。

  里典拱手一礼,至左首席上跪坐,李恪步到右首,与其相对。

  三人坐定,癃展推门而入,给每人递上热汤,其实就是开水。

  这样的场面是不合礼数的。

  里典是苦酒里主官,又是不更民爵,即便是屈尊拜访治下,也该和严氏一道坐北,占据主位。

  但严氏就这么指引了,而且从头至尾端坐正中,没有表现出一点起身的意思,里典总不能强行坐过去。

  接着李恪又坐到里典的对面,而不是像一般小辈那样站在边上伺候。

  这说明严氏母子并没有把里典当做主官尊长来看,甚至连这一次与里典谈话的主角都不是严氏,而是李恪。

  我屈尊降贵而来,便是来受你等黔首侮辱的吗?

  里典胸中不平,面上却不动神色,眼睛微眯着,在严氏和李恪身上游弋,想要看出这对母子背后的依仗来。

  严氏颔首。

  李恪接到信号,端起汤碗朗声说道:“里典,请。”

  里典一拂袖子,冷冷应答:“热汤便不必吃了,严氏抱恙,我等还是开门见山,也好节省些时间,让严氏好生休息。”

  李恪不以为忤,轻声一笑放下汤碗:“您说,小子洗耳恭听。”

  “我此来是知会你等一声,烈山镰与桔槔的改制之法,我会遣人送去县里,此二物毕竟是出自你手,若上官到时询问,你要妥帖作答。”

  “小子明白了。”

  李恪垂下眼睑回话,样子恭顺地反倒让里典愕然起来。

  他低声喝问:“你不求赏?”

  李恪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连声音都不见起伏,仿佛这事与他毫无关系。

  “常言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里典虽不是天,却是我母子的主官,赏是恩义,不赏是道义,求有何用?”

  看到李恪这种状态,里典心里越发忐忑:“你不愤懑?”

  李恪极尽礼貌地露出微笑:“若说我心中没有怨气,想来里典是不信的。不过小子区区一个黔首,怨不怨的也无甚关系,您只当看不见便是。”

  “烈山镰毕竟是你所作……”

  “烈山镰结构简单,既然您已经拿到手里,想来也叫木工看过,应该是笃定能够仿制,您才会说出之前的话吧?”

  “仿制确实不难,但听闻烈山镰有专门的使镰之法,与一般短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