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部分
宁倩华听完易青这样流畅完整的叙述,已经完全明白了易青的意思,她点头道:“是了。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那些只懂跟风的人,他们以为小马哥就是靠嚣张靠义气才得到观众的喜欢的,所以他们把《英雄本色当红的原因理解成枪战场面,江湖义气那些东西,等于是学足了表面,但是把灵魂和神髓丢了,所以用看似一样的元素拼凑起来的跟风作品,观众却不买帐。学古惑仔的人以为观众就是喜欢看嚣张的砍人、看江湖义气;学星爷的人只懂模仿他的搞笑,却学不到后现代主义,所以也不能令观众共鸣和接受。”
易青大笑点头道:“善哉!宁姐不搞电影真是浪费天才。那些不懂电影创作的电影人,和不懂怎么欣赏电影的人,他们把电影理解为是一种类似积木和拼图类的东西。以为一个好电影就是明星阵容,动作场面,剧情故事等等这些东西拼凑堆砌在一起的。所以有些搞电影的人,只懂跟风和模仿,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七拼八凑;而有些所谓的影评人,只会评价什么这个电影场面又怎样怎样,故事剧情又老套或者新颖——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其实拍电影这个东西,不象是盖房子,搭积木。而更象是种一朵花,一株草、一棵庄稼。你要先把那个能够令观众欣赏的‘种子’找到,然后用适当的方法种下去。那些动作场面,服装道具,演员阵容的东西,都是外在和表面的,好比你对这朵花的护理,相当于施个肥料,浇个水,修剪一下枝叶,安个花盆,搭个温室什么的……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却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这朵花的整体形象和它的实用价值的,是当初你种下去的那颗种子——一个电影在开拍的时候,最灵魂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或者有没有找到一个灵魂,核心的东西,其实已经决定了最后它和观众的共鸣互动程度了!”
孙茹笑嘻嘻的听易青说完,马上促狭的叫道:“好!太好了!鼓掌!大家谢谢易老师!”
易青笑着伸手去打孙茹,大家一起哄笑起来。
宁倩华感慨的道:“你们别怪易青罗嗦,其实他全是解释给我听的。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信心十足了,你们这些人,跟我所认识的那些香港电影商人实在太不一样了。”
依依道:“宁姐你也别这么说。我们听了也是豁然开朗。其实道理也知道一点,但是没有易素学的这么深刻,他可是导演系的状元生。我们再系统的听一遍,也受益非浅。”
“好了。”易青摩拳擦掌的道:“道理和方针我们讲清楚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要搞清楚现在的香港人是什么心理状态,他们希望看什么样的电影——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需要的那颗‘种子’给找到!”
第四卷 第十四章 故人之子(上)
香港中环。
中华人影业集团,艺术创作部文学组写字间。
易素坐在一张桌子上,手里拿着一大叠刚刚打印出来的稿子,翻了又翻,叹了口气,随手放在一边。
他现在觉得,一个电影六大创作部门,就数编剧最难。
请了十个电影学院顶尖的文学系秀才回来啊!折腾了两三天了楞是拿不出一个象样的东西来。
“好了好了,先吃饭……”易青拍了拍巴掌,道:“吃完了回来再想。”
一个文学组的编剧使劲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胡敲一通,大声嚷道:“走出去!走出去……投身到火热的香港人民都市生活中去。毛主席教寻我们,文艺创作者要深入一线,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
易青大笑点头道:“善哉!宁姐不搞电影真是浪费天才。那些不懂电影创作的电影人,和不懂怎么欣赏电影的人,他们把电影理解为是一种类似积木和拼图类的东西。以为一个好电影就是明星阵容,动作场面,剧情故事等等这些东西拼凑堆砌在一起的。所以有些搞电影的人,只懂跟风和模仿,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七拼八凑;而有些所谓的影评人,只会评价什么这个电影场面又怎样怎样,故事剧情又老套或者新颖——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其实拍电影这个东西,不象是盖房子,搭积木。而更象是种一朵花,一株草、一棵庄稼。你要先把那个能够令观众欣赏的‘种子’找到,然后用适当的方法种下去。那些动作场面,服装道具,演员阵容的东西,都是外在和表面的,好比你对这朵花的护理,相当于施个肥料,浇个水,修剪一下枝叶,安个花盆,搭个温室什么的……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却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这朵花的整体形象和它的实用价值的,是当初你种下去的那颗种子——一个电影在开拍的时候,最灵魂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或者有没有找到一个灵魂,核心的东西,其实已经决定了最后它和观众的共鸣互动程度了!”
孙茹笑嘻嘻的听易青说完,马上促狭的叫道:“好!太好了!鼓掌!大家谢谢易老师!”
易青笑着伸手去打孙茹,大家一起哄笑起来。
宁倩华感慨的道:“你们别怪易青罗嗦,其实他全是解释给我听的。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什么信心十足了,你们这些人,跟我所认识的那些香港电影商人实在太不一样了。”
依依道:“宁姐你也别这么说。我们听了也是豁然开朗。其实道理也知道一点,但是没有易素学的这么深刻,他可是导演系的状元生。我们再系统的听一遍,也受益非浅。”
“好了。”易青摩拳擦掌的道:“道理和方针我们讲清楚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要搞清楚现在的香港人是什么心理状态,他们希望看什么样的电影——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需要的那颗‘种子’给找到!”
第四卷 第十四章 故人之子(上)
香港中环。
中华人影业集团,艺术创作部文学组写字间。
易素坐在一张桌子上,手里拿着一大叠刚刚打印出来的稿子,翻了又翻,叹了口气,随手放在一边。
他现在觉得,一个电影六大创作部门,就数编剧最难。
请了十个电影学院顶尖的文学系秀才回来啊!折腾了两三天了楞是拿不出一个象样的东西来。
“好了好了,先吃饭……”易青拍了拍巴掌,道:“吃完了回来再想。”
一个文学组的编剧使劲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胡敲一通,大声嚷道:“走出去!走出去……投身到火热的香港人民都市生活中去。毛主席教寻我们,文艺创作者要深入一线,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