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借军饷
�:

  “怎么清儿小姐不说那最后的解隐之音呢?”

  “当日李将军大胜归来,李将军顿悟人生苦乐,创下这离合之乐的最后一阙曲谱,这才成就《八杯酒》的美名啊。”

  那清雅女声幽幽叹息道。

  “正是因为这曲子的最后部分淡漠高远,所以才最难演绎。”

  “李将军创此曲,经历人生百悟,看透人间世情,此曲传唱军中,李将军并为之命名《八杯酒》。却不知道这杯酒,却是李将军最不想要的。”

  这女声话语简单,却借古讽今。

  《八杯酒》的曲谱作者最恨的就是这杯酒。

  她这显然是在讽刺前线将士奋勇杀敌,你们这些后方的官员却在听歌识曲。

  甚至还在这里评判一二!

  试问你们有资格吗?

  听雨轩里一时静了下来。

  一个声音在下一刻突然响起。

  “外面的朋友,听也该听得够了吧?不如进来喝上一杯。”

  原来,早有人知道李行周等人在门外了。

  “左武卫李行周,求见王元感王大人。”

  门开了。

  此话一出,满屋接惊。

  这边在屋里讨论《八杯酒》,全不知正主就站在屋外。

  先跃入李行周眼帘的,是一个正双手抚琴的绝色姑娘。

  那姑娘两眼若一汪清水碧潭,闪动着明亮的光辉。

  碧玉凤簪叉在高髻上,荡出一片动人的神彩。

  她穿得是洛阳城最有名的彩虹绸做的轻萝衣。

  手里用的用百年梧桐木制成的凤尾琴,衣着华贵,神态悠然,举手投足间颇有一股大家风范。

  此外这桌上还坐了几个人,而居中上坐的,正是河州城太守王元感。

  “你就是在一日夜间攻下鄯州城的李行周?”

  王元感今年四十多岁,看上去还算精神,已微微有些福,此刻他悠闲问道。

  “正是。只是鄯州城一战,全靠薛五将军指挥调度有功,这才侥幸得胜,下官是万万不敢居功的。”

  李行周回答。

  邻桌上的几人一听这就是那个近几天在大唐境内传唱不停地李行周。

  一时都怔怔地看向他。

  原以为能在一日夜间拿下鄯州城,又兵力悬殊与吐蕃人厮杀七天的将军。

  怎么也该是个孔武有力满脸杀气狰狞恐怖的彪形壮汉。

  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看上文质彬彬的书生。

  所有人的心中同时叹起了一句话。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转眼一想,这也许《八杯酒》的作者的气质相符。

  那旁边抚琴的姑娘更是眼都不眨一下地盯在了李行周身上。

  美目间充满好奇,显是想不通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和那赫赫有名的李将军划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