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退兵
发大军清剿。清剿的最大可能是强攻阏与,但也有可能,赵国或畏战或理清要害,并不强攻阏与,而是围困。那这个时候,秦军的策略就失效了。只能是冲出阏与,与赵军主力在平原野战。这样才能继续威胁赵军的粮道。

  这不是白起想要看到的,于是,他嘱咐王陵若是成功断掉廉颇大军粮道,一定要分兵。以一半兵力佯装主力屯驻在阏与,吸引赵军注意力;另一半则是潜入山林,在避开赵军斥候的侦查后,于赵军辎重队的必经之地设伏。

  王陵如今就是在贯彻白起的计策。常说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王陵就把自己的大胆发挥到极致-----潜伏在赵军眼皮子底下,假扮辎重队,兵不血刃地拿下马陵。

  一天后,运送十万石粮草的辎重队真的出现了。王陵和他手下的士卒这次则是假扮马陵守军,参与“护送”粮草的重任。不过,这一次他们露出了些许的破绽,毕竟,赵军和秦军在很多地方有着不小的区别。

  眼见计划被识破,王陵当即改为强攻。一番血战后,六千赵军战死,秦军则是躺下了五千人。不过,对秦军来说,最大的收获远不止于此。十万石粮草着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惜,留下来只会是资敌。王陵忍痛之下,一把火将廉颇大军苦苦等待的十万石粮草烧了个精光。等阳邑的赵军发觉不妙,前来救援的时候,一切都晚了。秦军留给他们的,只是满地的狼藉。

  九月二十一日,秦将王陵设伏,将赵军运往晋阳前线的十万石粮草付之一炬,这意味着廉颇的十四万大军只有七日粮草可用。

  发觉自己上当的赵将贾偃后悔不迭,即刻强攻阏与城,却发现阏与已是空城一座。秦军早已借着夜色的掩盖,潜入山林,往雁门郡方向逃窜。贾偃羞愤难当,吐血三口,留下一封血书后,自刎于阏与城头。

  而得知这一消息的赵王愣了半晌,随即提笔写下一道艰难的诏书,命令大将军廉颇放弃汾河以西的地区,退守汾河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