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计袭伊阙
�大振三晋威势,我与诸君当浮一大白。”

  “诸君请!”

  “太子请!”

  饮酒过后,太子然却是突然掩面而泣。众人讶然非常,直性子的廉颇率先问道:“今日乃大喜之日,太子为何如此悲伤?”

  太子然擦了擦眼睛,说道:“无他,只是想起了惨死的众将士。今日虽是获胜,但难保秦军不恼羞成怒。如今白起十万大军不日即到,到时为之奈何啊?”

  廉颇皱了皱眉头,回道:“太子不必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晋鄙想了想,也是出声言道:“白起兵不过十万,我们有接近二十万之众。以多打少,即使拿不下胜利,想输也是难的。”

  只是想想白起的战绩,众人也是一阵头晕,那可是至今未逢败绩的战神啊!连楚国那么大的庞然大物都让白起几万兵力就给打下了国都。

  联军是兵力占优不假,但赵、魏两军也没无私到为了保护野王不惜全军覆没。太子然的一句话让整个宴席风气为之一变,众人也没了吃下去的心思。

  看得赵、魏两军的态度,太子然就知道一旦遇到危机万分的时刻,赵、魏两国难免不会袖手旁观,保存实力。这更坚定了太子然的决心,在形式如此大好之机,不用一下这两个免费的打手实在对不起自己。

  太子然继续佯装悲伤,说道:“廉将军,不知昨夜之赌还有效否?”

  廉颇一愣,下意识回道:“自然有效。”

  “那好!暴秦之所以攻我野王,不过是因为野王正对函谷关,阻碍秦军东进中原也。与其等待秦军犯我腹心之地,不如主动出击,将战火烧至秦境。”太子然语出惊人。

  “什么?攻打秦军?这也太疯狂了。”宴席上的众将议论纷纷,以目前的情况,吸引白起主力于野王城下决战不是最好的选择吗?韩军用来消耗秦军锐气,赵、魏两军从旁接应,待秦军疲乏,一战而下秦军。

  廉颇眉头皱的更深,却是没有开口。晋鄙也是如此,没有出声,坐等太子然后面的话语。

  太子然毫不理会其他人的声音,说道:“大家且看,伊阙距离野王不过一百三十里,骑兵轻装简从的话一日可至。秦军如今尽没于野王城下,只要我们封锁消息,想来伊阙守军不会知道秦军已经兵败。只要我们有数千精锐伪装成败兵,炸开城门,一万铁骑顺势而入,伊阙城必破!”

  “诸君莫忘了,秦军得伊阙不过二十年,城中尚有不少心思我大韩的遗民。若能攻占伊阙,近可取百里外的宜阳重镇,远可威胁函谷关。秦军势必不会弃伊阙于不顾,伊阙一日不下,秦军一日不得安心东进也!”

  廉颇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伊阙西有崤、函诸山,西南有宜阳,北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是个战略要地。但太子然难道不知道,这样会使得伊阙成为秦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吗?距离伊阙最近的韩国城池是巩县,但也有百里之遥啊!

  眼见太子然没有什么反应,廉颇心里暗叹一口气,说道,“太子此计甚妙,本将麾下一万人马但凭太子吩咐。不过有言在先,三日一过,这一万兵马就不是太子可以调遣的了。”

  既然韩军执意如此,廉颇也就顺势答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