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咸阳的反应
。诸位爱卿的忠心,寡人是知道的。如今三晋结盟,众位爱卿有何高见啊?”

  听得此言,往日里亲近魏冉或者左右摇摆的大臣们心里一惊。

  莫非是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引得秦王不满?不行,我得马上挽救自己在秦王心中的形象。

  当下,大臣甲说道:“三晋结盟,乃我大秦心腹之患。臣以为当速派大军攻打韩国,一者韩国叛秦,不攻韩不能树立背叛秦国下场的典范;二者韩国距秦最近,补给方便;三者韩国刚在华阳大败赵、魏大军,若能重创韩国,诸国必定更加惊恐,不敢叛秦。”

  大臣乙也是不甘示弱:“王上,臣以为当兵分两路,一路袭赵,一路攻韩,如此可令三晋首尾不能兼顾。”

  大臣丙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也是跳了出来,建议道:“王上,不如直接兵发大梁。我大秦之前数次征伐大梁,路径熟悉。魏国新败,士气衰落,足可一鼓作气,攻下大梁。”

  众人纷纷发表起自己的观点,生怕秦王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忠心于大秦。

  “丞相,你怎么不说几句?莫非众爱卿的建议你一个也看不上?”秦王却是望向一言未发的魏冉。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秦王此话耐人寻味,明白人一句话就知道秦王在挑拨关系。

  “王上,众大臣所说的各有道理。我大秦面对三晋联盟,做出的反应自然是越快越好!必须让天下人知道,谁敢和我大秦做对,下场一定是凄惨无比的。”

  “刚才臣之所以没有附和众大臣的看法,却是因为臣在考虑如何才能让大王您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魏冉却是稍作解释。

  “以臣来看,不如攻打韩国的野王城。我大秦已占有温地,若再下野王,则会将韩国一分而二。进可攻略中原,退可征伐上党。上党若下,邯郸近在咫尺,便于经略赵国。”

  “嗯。”秦王略一沉吟,望向白起。

  白起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要为秦王所不喜了,但身为一个军人,应当不悖于本心。于是实话实说道:“王上,臣也是如此认为。丞相之所见,以臣来看,确实花费最小,得利最高。”

  “哦。”

  秦王这次倒没有什么反对之言,略一沉思,发话说:“尚书令何在?”

  “臣在。”

  “即刻起草诏书,诏令胡阳、王?率大军越过伊阙,直接攻打野王。沿途郡县提供粮草,大军限期十五日到达,误期者斩!”

  尚书令匆匆拟好诏书,毕恭毕敬地呈递给秦王。秦王略一过目便盖上玉玺。

  “郎中令何在?”

  “臣在。”

  “寡人命你立刻派人追上胡阳、王?大军,八百里加急,宣布寡人的诏令。”

  “谨遵王旨。”郎中令匆匆告退。

  秦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各个部门就如同精密的机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这一日,咸阳的民众看到秦王宫派出了三拨使者。马背上插着的三面黑色小旗表明了他们传递的是最紧急的军情,即使骑马撞死了路人使者也不会负一点责任。

  看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秦人甚至有些激动。

  在这个以武立国,出人头地莫过于军功的国度,没有人比秦人更加渴望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