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乌丸
视末将如子,末将也视明公为父!日后我一定像孝敬亲爹一样孝敬您,由我为您镇守边庭,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阎柔看似谄媚内里精明,割据多年不是程闵嫡系,多套点儿近乎这官才坐得稳嘛!

  群僚见他巴结得这么露骨不禁咋舌,程闵也稍有厌恶,直接转移话题问道:“我正有话要问你,某意欲出征乌丸你觉得如何啊?”

  荀彧等人听他这问法,心里就凉了——这么个小滑头,他不赞成才怪呢!

  果不其然,阎柔极力颂扬:“明公英明!乌丸为害已久,在下身为护乌丸校尉久欲讨之,可惜兵马不足,有负朝廷所托。”他是杂牌子校尉,朝廷哪有什么托付?纯粹逢迎做戏,说着话还摇头叹息,好像跟真的一样,“明公有所不知,辽西一带产马,乌丸人又善于驯养,倘若能征服此族,叫他们为中原之士养马,相信我军铁骑一定横行于天下。”

  话不在多,句句说到程闵心坎里,而且征伐的理由又添了一条。程闵喜不自胜,问众谋士:“你们听见没有?这可是乌丸校尉之言。”

  崔琰继续谏道:“主公岂可谋小利而……”

  程闵不耐烦了:“你乃一文人,不明军务休要乱说。”

  这半天只有郭嘉一人赞同用兵,如今蹦出个阎柔,程闵转脸又看陈登。可陈登竟一言不发把头扭到一边——他才不愿意跑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受罪呢。

  老大不满,看在老交情的份上,也不好当面斥责,又问邢颙:“田先生已去召集民众,单凭先生之力能顺利带路吗?”

  邢颙大包大揽:“一路山川道路在下了然于胸,绝不会出差错。”

  陈到仍觉此事不妥,还欲再谏,徐荣却拉他衣袖道:“今我军兵势强盛威加四海,战胜攻取所向披靡,不以此时除天下之患,将为后忧。主公神武举无遗策,咱们中军将领不宜阻拦。”

  程闵扬了扬手,环顾左右谋士,“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荀攸、陈登、荀衍、崔琰都把脑袋耷拉下去了。“既然大家没有异议,军师与奉孝随军听用,邢先生担任向导,阎柔充任先行。休整一日拔营起寨!”

  就这样,在程闵的坚持下饱含争议的远征还是开始了。八万大军气势汹汹自邺城出发,马军在前步军在后,刀枪似麦穗,剑戟似麻林,运载辎重的车辆更是数不胜数——异族之地风土有异,汉人所用的军帐兵械之物要事先备足。整个队伍浩浩荡荡长达数里,阵势倒是很威武,但这样行军速度就慢了。三军将士在尘沙古道间跋涉了三个月,仅仅到达幽州治下易县,还不到总路程的一半,离柳城还远着呢。

  郭嘉再次献计:“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繁多难以取利,且敌人闻之必设防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倍道而进,掩其不意。”程闵从其议,选精兵二万,连同中军陷阵营先行,向胡汉交界地无终县进发。

  虽然程闵依从郭嘉之言轻兵急行,可还是遇到了意外变故。

  世人常说燕赵之地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虫冬雪都有幸得览。但四季分明却非人人都能适应——春日虽好风沙却大,有时铺天盖地犹如下黄土;秋高气爽却怕下雨,一层秋雨一层凉,雨后又潮又寒宛若冰窖;冬天不下雪狂风凛冽,下起雪来便是漫天遍野封山断路。最难熬的还是夏天,燕赵之地燥热干旱,毒热的太阳烤得地上满是裂缝,可一旦下起雨来又电闪雷鸣倾泻不休,好似天河决口把所有的水都灌向人间。

  这年夏天的暴雨全叫程闵赶上了,几乎一离开易县老天就没晴过,下至普通士卒上至程闵本人都淋得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