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番外(二)
emsp; 这两人对那个见义勇为的孩子倒是欣赏得很,应远征从他们口中得知,那少年是这一批出国留学的小华人之一,此番去的是德国,学医。
这年头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不在少数,不过住在这船的一楼的皆是些没什么权势的学子,是国家挑选出来的人才,出来前都和国家立了契,学成后以知识报国的。后来又有一桩关于那少年的新鲜事,说是他的推荐信和入学资格书入境证明等一应文书被人偷了。
应远征对此没什么同情心,只不过当天夜里还念着厨房熬制着的鸡汤,去后厨的时候在船尾看到那少年。
应远征只当他要投海自杀,不过也没心情管他,径自去往后厨。倒是那少年吓了一跳,他以为是那个玩忽职守的巡逻人醒来了。
见了来人,他才松了一口气。那巡夜人夸张的鼾声在潮浪声中此起彼伏,他这一下也没有吹海风的心情了,正打算回去,却见那人进了后厨,跟过去一看,这下愤怒了。
“原来你就是那个小偷!”
他们就是这么结识了。
那少年蠢归蠢了些,却是个十分上道的,应远征原本以为他要抓着自己充公问罪,哪想,闻了那汤水的味道,径自说便宜了那些洋鬼子,自己也分了一杯羹。末了,还偷偷摸摸地从那个抱着武器打瞌睡的洋人守夜人哪里偷了个物件丢在厨房里。
第二天,果然传来那个守夜人被揍了一顿的消息。那守夜人,正是那天教训他时打得最狠的那个。这首船上也有自成一派的食物链,他们这些没权势的位于食物链的低端,而这些自认优越的人,可不正也是那些更高一级人的食物么?
那少年有他坚持的生存之道,同时也记仇得很。
应远征这才对那少年另眼相看。
那人正直却顽劣,天真得愚蠢却满心赤诚,带着涉世未深的无辜和对未来对所谓使命的狂热和憧憬,眼里尽是鲜活。
公文被偷了,他在船上揽了些有苦又累的活计,赚了几个大洋,在渡船在一处靠岸的时候给家里发去电报,又重新补办了手续。
在他看来,这样的恶作剧算不得什么挫折,他自小在医院中长大,在他的观念里,非死无大事。
乐天知命,是一种旁人学不来的天赋。
许是被孤立了,见到不排斥他的应远征,少年尤为热情。他以为他也是赴洋留学的学子,将自己的身家交代了一遍,执意要应远征同等交换信息,对应远征的冷脸沉默也毫无自觉,聒噪得不成样子。
也因为这个人,之后的两个月船期总算有了些乐趣。
分道扬镳后,应远征没有想过自己会再遇到这个人。但有些人,是注定要纠葛一生的。
再遇到薛珩是在两年之后,一家华人开的小诊所里。应远征当时已经小有成绩,是在本土道上已具名气的打手了,前不久才被人纳入麾下,这是他的第一笔战绩,留在他身上的功勋也甚是惨烈。
被人就近送进这家诊所时,应远征还很清醒,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目露震惊的少年。他拒绝了麻醉,最重的那道伤口缝了二十九针,他一声不吭的,看得送他来的那个弟兄满身冷汗。
薛珩没吭气,不成想转身就报了警。
当然不是为抓他,而是给他报仇来着,这一片不安宁,打劫学生的小混混太多了,薛珩几十条法律法规地搬出来,义正言辞地煽动了热血的警察,当夜警察的巡逻车鸣响了半夜,也一
这年头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不在少数,不过住在这船的一楼的皆是些没什么权势的学子,是国家挑选出来的人才,出来前都和国家立了契,学成后以知识报国的。后来又有一桩关于那少年的新鲜事,说是他的推荐信和入学资格书入境证明等一应文书被人偷了。
应远征对此没什么同情心,只不过当天夜里还念着厨房熬制着的鸡汤,去后厨的时候在船尾看到那少年。
应远征只当他要投海自杀,不过也没心情管他,径自去往后厨。倒是那少年吓了一跳,他以为是那个玩忽职守的巡逻人醒来了。
见了来人,他才松了一口气。那巡夜人夸张的鼾声在潮浪声中此起彼伏,他这一下也没有吹海风的心情了,正打算回去,却见那人进了后厨,跟过去一看,这下愤怒了。
“原来你就是那个小偷!”
他们就是这么结识了。
那少年蠢归蠢了些,却是个十分上道的,应远征原本以为他要抓着自己充公问罪,哪想,闻了那汤水的味道,径自说便宜了那些洋鬼子,自己也分了一杯羹。末了,还偷偷摸摸地从那个抱着武器打瞌睡的洋人守夜人哪里偷了个物件丢在厨房里。
第二天,果然传来那个守夜人被揍了一顿的消息。那守夜人,正是那天教训他时打得最狠的那个。这首船上也有自成一派的食物链,他们这些没权势的位于食物链的低端,而这些自认优越的人,可不正也是那些更高一级人的食物么?
那少年有他坚持的生存之道,同时也记仇得很。
应远征这才对那少年另眼相看。
那人正直却顽劣,天真得愚蠢却满心赤诚,带着涉世未深的无辜和对未来对所谓使命的狂热和憧憬,眼里尽是鲜活。
公文被偷了,他在船上揽了些有苦又累的活计,赚了几个大洋,在渡船在一处靠岸的时候给家里发去电报,又重新补办了手续。
在他看来,这样的恶作剧算不得什么挫折,他自小在医院中长大,在他的观念里,非死无大事。
乐天知命,是一种旁人学不来的天赋。
许是被孤立了,见到不排斥他的应远征,少年尤为热情。他以为他也是赴洋留学的学子,将自己的身家交代了一遍,执意要应远征同等交换信息,对应远征的冷脸沉默也毫无自觉,聒噪得不成样子。
也因为这个人,之后的两个月船期总算有了些乐趣。
分道扬镳后,应远征没有想过自己会再遇到这个人。但有些人,是注定要纠葛一生的。
再遇到薛珩是在两年之后,一家华人开的小诊所里。应远征当时已经小有成绩,是在本土道上已具名气的打手了,前不久才被人纳入麾下,这是他的第一笔战绩,留在他身上的功勋也甚是惨烈。
被人就近送进这家诊所时,应远征还很清醒,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目露震惊的少年。他拒绝了麻醉,最重的那道伤口缝了二十九针,他一声不吭的,看得送他来的那个弟兄满身冷汗。
薛珩没吭气,不成想转身就报了警。
当然不是为抓他,而是给他报仇来着,这一片不安宁,打劫学生的小混混太多了,薛珩几十条法律法规地搬出来,义正言辞地煽动了热血的警察,当夜警察的巡逻车鸣响了半夜,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