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将才
�着的那个人才把头抬起来,神情痛苦又愧疚,这人,赫然是三营中郎将段宏

  末将有罪,因一己之私而耽误军中大事,实在是大罪。姚黄等人,若不是因为末将心中的怨怼之情,也不敢这样煽动三营的士兵。末将虽然知道姚黄等人的行动,却还是想着这样亦可。若不是大人点醒,末将铸下大错尚不自知,心中实在惶恐难安。

  段宏的语气低沉,诉说着心中的愧疚,这也是他这么晚了还跪在沈华善军帐里的原因。

  本次哗变,本该出现大问题的三营,却一片平静。这证明你已经知错了,并且用行动挽救了错误。还在事后,建议本使利用刘可、姚黄两个人,和河内道的叛军联系起来,以激发士兵们的愧疚,这已经是立功了

  在控制住三营的局面之后,段宏求见了沈华善,说了可以把刘可、姚黄和河内道的叛军联系起来,以激发士兵们的愧疚,让他们认同沈华善、张戈的做法。在军中,恩威并施,并不足够,还要有军纪严明。

  段宏的建议,正是说明军纪严明的具体操作。

  说实在话,段宏来求见的时候,沈华善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欣慰。在士兵哗变之前,他让陈成去对段宏说那一番话,证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段宏以往的经历,陈成早就摸清了。他在江南卫的名气不小,十三岁从军,无宗族兄弟,能够做到中郎将这个位置,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军功从军三十余年来,他立下的军功无数,以勇猛而著称。

  这样的一个人,却是过了不惑之年才娶妻,如今他的妻子,即将临盘,那也是他第一个孩子,所以他对离开江南道才会有这样的怨气。

  这样的一个人,沈华善不忍心看着他就在这样一场哗变中,没了性命,也愿意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从他能这么快就想到可以用刘可、姚黄和叛军的关系,将哗变的效果,更推向一层,也证明沈华善对他的评价没有错,这个人,是个人才。

  得大人提醒,末将感激不尽。然心中愧疚难安段宏虽则站了起来,却仍佝偻着腰。

  你可知道,刘可虽然和河内道北路的叛军没有联系,姚黄却真是和河内道西路叛军有联系的。招讨司的斥候,刚刚捕获了河内道而来的信鸽,信鸽上携带的内容,正是和姚黄有关的,说的正是哗变之事。

  这信鸽上的内容,没有指名道姓,却一直在姚黄的军帐逗留,若是姚黄没有被杀,他们还不会发现这只信鸽。

  什么姚黄和河内道叛军有联系听到沈华善的话语,段宏微微一愣。他向沈华善提这个建议,只是从计策的角度出发,根本没有想到,姚黄真的是和叛军有联系。

  这么说,沈华善在士兵面前说的那一番话,也并不是为了收拢军心了也就是说,他真的是叛军手中的工具,差点就成了招讨司的罪人了

  再一次,段宏感到自己真的是错得离谱。这是他从军三十余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状况,怎么如今会犯下的这样的错误呢

  末将耽于家,却忘了国。请大人责罚段宏又再跪下了。招讨司的将领,竟然和叛军有联系,这是他怎么都想不到的。

  既如此,你就将功赎罪吧。带着三营的士兵,平定河内道的乱局这才是你这个招讨司中郎将的使命也不枉本使对你的一番提醒。河内道太平,即是大永太平;大永太平,江南道也必不会动乱,你的妻儿,才能安稳存活。无论是为国为家,河内道都不能乱

  沈华善沉沉说道,家国密不可分,作为军人,固然不可耽于家而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