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埋伏
里也在暗暗思考。

  弗兰奇别看是个大胖子,脑袋还是会燃烧脂肪的,他在中国呆了一段时间,又有多年谈判的经验,可以说,他发出的邀请函,肯定是有的放矢的。

  而邀请杨锐参加“供应商大会”的唯一理由,就是杨锐的技术。

  本来,谈技术是可以私下里慢慢谈的……那么,弗兰奇的邀请,是不是一次伏击呢?

  杨锐重新整理自己目前发布的技术,西捷工厂用的辅酶q10的提取技术且不用说,到明年就该过时了,如果日本厂商的动作快一点,钱用的多一点,现在落后都有可能。

  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自然是现在的先进技术,但杨锐并未完全发布,尤其是重要的部分,连论文都未发表。

  如此一筛选,那就只有一项技术露在表面了:精制茄尼醇。

  这项技术,他不光完成了整体阐述,而且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

  借用香港华锐制药公司的壳子,杨锐可以通过这个自由港,很轻易的申请各种专利。

  就像是30年后的中国一样,80年代的香港,满街都是专利中介和法律中介,而在大部分的国家申请专利,都用不着等到专利审批下来,只要递交了申请,它就是有效的。

  某些大型制药公司,还特意申请专利,而不去通过,以形成专利潜水艇,对竞争对手造成杀伤。

  杨锐肯定,捷利康愿意为此出一个好价钱。

  茄尼醇可是好东西,它能生产的不仅有辅酶q10,还有一系列的新药,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新发展的抗癌药物,其中有多种生产流程中,是需要茄尼醇的。

  不过,粗制茄尼醇是不能用来制药的,而精制茄尼醇的成本,从来都不低。

  杨锐的新技术,不仅能够省下一大笔钱,而且能够增加产量,进而增加营收。

  毕竟,用烟叶生产的茄尼醇,原料的来源有限,想提高产量,新的提纯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采取正经的谈判方式,以杨锐上一次的表现来说,捷利康肯定出一个大价钱……

  相反,若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伏击杨锐,说不定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杨锐不坏恶意的想,像是捷利康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如果能通过某种渠道,掌握了自己手里的技术,说不定连专利都会罔顾。

  专利官司是最烦人的官司之一,就他手里的十多万美元,还不够一年的庭审费用呢,根本用不着法庭审判,这个过程就能拖死他。

  可惜,论文终究是不能作为生产指导的,而在这种时候,站在时间另一端的是捷利康。

  他们不会放弃赚钱的技术,干看着它被淘汰的。

  “韩大姐,自助餐我不去吃了。”杨锐不管有没有埋伏,都不想顺着这个顺序走下去。

  韩大姐琢磨了一下“自助餐”的意思,诧异的问:“怎么不去了。”

  “有点事情要做,对了,韩大姐,如果捷利康和你们合作,你觉得多久能正式投产?”

  “那要看是什么设备和生产流程了,你怎么问这个。”

  “我觉得,你们做原料厂反而比做制剂厂有机会。”杨锐接着道:“天津制药二厂正式投产了吗?他们用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