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市价九百万美元的跑车
人人都能接受的。

  特效制作是一个工业化很强的行业,好的流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好的流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

  虽然特效制作的流程大同小异,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区别。不过目前主流的好莱坞视效团队在各方面都很成熟和严谨,他们拥有完善的工业流程,不论后期制片管理还是技术能力都已经非常成熟。

  其中的代表无疑就是被杜克收入囊中的工业光魔。

  最早,好莱坞的特效公司都不太讲究流程的。工业光魔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之后差不多变成了整个行业的一个标准,如今每个公司都希望拿工业光魔的流程来用。

  工业光魔的工作都是连续性的,包括从开发到审核、沟通、定稿,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这也是杜克在好莱坞二十年,首选的特效合作方一直是工业光魔的重要原因。

  在杜克的剧组里。特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子,从最早的时候开始,他就没有把特效团队从剧组中割裂过。

  任何一项需要多人协同完成的工作都需要沟通,这并不限于电影领域,更不限于特效行业。

  但由于电影特效天然的技术壁垒,很多剧组把前期筹备、拍摄和特效制作割裂为少有交集的两部分,而这正是电影特效制作的大忌,想获得好的特效效果,从电影项目启动之时起,剧组前期团队就必须和特效团队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制作开始前,杜克要确保所有的特效公司对所制作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工业光魔的视效指导在导演工作室与杜克、剪辑师麦克道森和副导演安娜普林茨先进行充分的沟通,确认杜克的想法和所有镜头的制作要求。

  然后他们再与其他负责个别场次的特效公司沟通具体制作要求,针对关键场次,杜克先通过简单的图片确认环境、位置等关键因素,等图片确认后,特效公司制作出初级带动画的镜头,再与他确认,最后才制作最终效果镜头。

  当然,不同的导演对待特效制作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像是杜克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类的导演,不会太过问特效制作的细节,只是很明确的告诉特效团队他们要的是什么,而特效团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准确的制作出他们想要的画面和镜头。

  另外一类比如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导演,对特效制作的过程非常的上心,会想看到不同的版本,了解到制作的进度,这也是非常良好的沟通模式。

  还有一些导演,对特效制作所知甚少,自己又不能准确描述想呈现的最终效果,或者对特效制作不够重视,很少在前期筹备、拍摄时有意识的配合,结果自然是特效质量难以保证,反复修改也会增加特效制作的成本。

  除去正片,杜克还就影片的片尾不断与自己团队的人进行沟通。

  就和电影本身一样,杜克希望片尾里也能夹杂许多不同的元素,让每一个角色都会露一次脸,同时还会表现出他们最主要的特色。

  最好是不出现真人的画面,而让每个角色最具特色的物件出现一次,比如钢铁侠的头盔,雷神的锤子、美国队长的盾牌和鹰眼的弓箭等等。

  要想做到不与剧情脱节,这有些难度,像浩克和黑寡妇这样的角色是没有多少物件可以展示的。

  将包括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的负责人在内的后期制作核心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