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问月
见,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眼前少年眉目俊逸,眸如点漆,一袭青袍罩身,身形虽然稍显消瘦,但整个人站在那里却有一种神秘难言的气质,犹如鹤立鸡群,便是千百人中亦能一眼认出。

  他却不知,许仙因为日夜修炼道法的缘故,已经蜕去凡躯,初步凝聚先天之体,神性外显,自是不凡。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周景瑞看着许仙的眼睛,感怀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诗才,当真不凡。想当初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这等文采!”

  许仙道:“大人谬赞了,学生也不过是福至心灵罢了!若再让我作出这样一首诗来,却是千难万难。”

  周景瑞却不置可否,反而笑问道:“果真如此吗?”负手踱步来到窗前,抬头遥望窗外明月,绯红洒落千家万户,口中轻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是适才他在酒宴上所吟的那首《把酒问月》。

  这位当朝的礼部侍郎小声念着,只觉其中意境渺然,天马行空之处,简直令人惊叹,但美中不足的是,此诗读来却似给人一种不完善之感,仿佛缺少了什么。

  忽然回头向许仙看去,问道:“这首诗……好像是残篇?”

  “是!”

  许仙轻轻点头,心中不禁对周景瑞升起几分敬佩,果然不愧是朝中有名的大儒,仅凭诗感便可觉出这四句诗是残篇来。

  听到他的话后,周景瑞神色不禁一亮,目光灼灼地向他望来:“你且说说此诗全篇为何?!”脸上满是期待之色,显是酷爱诗词之人。

  许仙不忍令其失望,略一沉吟,便朗声吟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一诗吟罢,周景瑞终于忍不住拍掌大赞道:“好诗,好诗啊!此等名篇,为何没有早些遇到!”念起诗中内容,唯觉飘逸浪漫,渺然若仙,几乎要令人立刻生出舍下红尘,寻仙而去的冲动。而诗中又充满了辩证的哲学意味,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实在发人深省。

  这人生如此短暂,若不对酒当歌,饮光金樽,岂不有浪费之虞?

  “若我再年轻十几岁,读到此诗,说不定就要立马辞官回乡,纵马江湖了。”

  周景瑞呵呵笑道,目光向许仙望来:“果然是天纵之才!府试案首之位,你却是实至名归。”

  许仙道:“多谢大人夸赞,只是诗词终小道耳,终归难登大雅之堂。”

  周景瑞摇头道:“此言差矣。虽然读书乃是为了明义理,辨是非,修持己身,但诗词之道亦不可缺。我辈之人吟风弄月,怀古论今,乃是抒意冶情之举,此生若能得一二名篇流传千古,便无悔矣!”

  说到此处,他展袖笑道:“若你能在下次的秋闱中举,我便允你做我的学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