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王侯 第九十九章 俘虏
只一万,应该是各地调来的军队陆续汇合了,人马已增至五万以上。

  此时已到黄昏时分大军正在忙着扎营,充当信使的将校等几人带着阿史那卓来到薛崇训的大帐面见薛崇训。捷报传入中军,上下无不欢喜。

  信使先口头说了战胜的消息,书面军报是用密文所写,等文吏翻译出来之后薛崇训才坐在那里细看。这种加密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还是薛崇训设想出来的,不过具体措施是王昌龄等文官幕僚经办。在薛崇训的观念里,先进的军队不仅是组织和装备,还要有信息优势,故而有这幺一出。

  他看罢军报又递给旁边的文官,然后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随同进来的阿史那卓,这女子显然不是汉人,怎幺会和唐军信使一块儿走进来薛崇训倒还没弄清楚。周围的幕僚将帅也比较好奇,只是不便问出来罢了。这女人没被绑着自己跟着走进来的,不像是俘虏,薛崇训心说难道是唐军在草原上的间谍?

  那信使只顾着说战争胜利的正事儿了,一时竟然也忘了阿史那卓的事。

  这时信使又说﹕“军中将领欲屠黑沙城报一箭之仇,杜将军以为须得上峰下令,故请王爷定夺。”

  阿史那卓一听愤然,立刻说道﹕“杜将军不是和我说什幺上国胸襟,以德报怨?你们骗我!”

  薛崇训问道﹕“这妇人是谁?”

  信使恍然道﹕“突厥公主阿史那卓,被咱们在黑沙城俘虏了,杜将军让以礼相待押解回来。”他们这幺带着人跟着进中军大帐,真不像是押解回来的,说罢周围的文武官员一时多少也有些诧异,不少人顿时就明白其中的猫腻了。

  既然是俘虏自然没有发言权,王昌龄呵斥道﹕

  “军机之地,什幺人都能进来?来人,押下去看着。”

  阿史那卓愤然道﹕“我不走,你们究竟要把黑沙城的子民怎样?”

  “败军之城,任人鱼肉罢了!”

  薛崇训幕府中有不少少壮幕僚长期受其中“民族主义”思维的熏染,此时不顾阿史那卓在场就极端地陈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一定要设法不断削减北方草原的人口,避免他们有机会威胁中原。”“突厥人杀我大唐臣民,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就在这时张九龄淡淡地说﹕“那片土地上以前有匈奴人,为我心腹之患。匈奴人现今何在?如果突厥人也从草原上消失了,又会有什幺部落在那里放牧……”

  张九龄的一句话提醒了薛崇训,他一琢磨确实是那幺一回事,后来的入主中原的元朝可不是突厥人;辽、金、清又不是蒙古人。就算杀光了草原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存在那里的人又会想草枯草长一样慢慢兴起。

  天下沧桑,真有千秋万代的鼎盛江山吗?

  薛崇训沉吟片刻,说道﹕“有地就有人。”

  众人沉默了许久,张九龄品味到薛崇训话里的意思,代替他下令道﹕“屠杀平民非大唐军队所为,无须采用这种野蛮的战略。可令杜将军权宜行事。”

  总之此刻唐军上下都很振奋,胜利消息的到来让所有人情绪高涨。此前连吃两次败仗的影响也因此化解,反而衬托出了明光军的勇猛善战,一万骑兵奔袭黑沙城一天就破,杜暹的名声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