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薛氏之心路人皆知 第六十二章 出发
周旋……犬戎出积石山就可攻吐谷浑,就怕吐谷浑人抵挡不住。”

  这时杨思勖的干儿子杨猛说道﹕“听说吐谷浑号称控弦十余万,连一月半月都挡不住也太可笑了吧。”

  张五郎点点头﹕“吐谷浑人知道咱们大唐会调兵增援,应该能坚持一些时日的,关键还是要看咱们与犬戎的大战胜负,万一受挫,吐谷浑人肯定又会向犬戎纳款。”他的脸色有些凝重,因为唐军这次集结的各地军队最多十来万。虽然薛崇训号称拥兵三十余万人马,但各地军镇据点仍需要人驻守,北方还要防范其他部落,能集结十万人马已是不错了。

  当然吐蕃也是号称五十万,席卷而来的人马中很多奴隶牧民是没有战斗力,饶是如此总是比唐兵多很多。

  又是数倍于己的情况,众将的脸色都有些凝重。这时薛崇训宽慰道﹕“犬戎来的人多是他们的优势,但游牧人也有致命的弱点,他们承受不了太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恢复能力很慢。相比之下我大唐万里疆域战争潜力雄厚,只要下定决心与之打到底,犬戎必败!”

  这时的西北形势仿佛是一个轮回。吐蕃刚刚崛起之时,西海(青海)以东全是唐朝控区;以西的鲜卑人地盘(吐谷浑)是唐朝的附庸,作为缓冲地带。而吐蕃想要的就是兼并吐谷浑及黄河地区的水草肥美之地。

  后来吐蕃越来越强盛,先后吞并了吐谷浑及东面地形险要的各要塞,不断袭扰河陇平原,唐朝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终于在两年前程千里和薛崇训大胜一场,乘胜夺取了石堡城诸险地、收复吐谷浑、占领积石山以北的黄河流域,形势得以逆转。

  此次吐蕃便是想重新夺取吐谷浑之地和河陇平原的入口,只有这样才能打通东线,对唐朝腹地造成一定的威慑;否则唐朝有恃无恐并能及时支援其他地方,吐蕃在西域、西南战场都很难有建树。